| 核桃产业前景广阔,农民喜获丰收。 |
|
核心提示
“三篇文章一起做”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市林业部门通过林地流转整合,大力发展核桃、苗木花卉等产业种植,同时积极做大做强林业生态旅游产业,有效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本报今起推出专栏,介绍有关典型。敬请关注。
“圆圆核桃能赚钱,家家户户来发展,人均收入超千元,老老少少笑开颜。”这是近几年流传在嵩县乡间的顺口溜。
如今在我市许多农村,核桃作为市场前景广阔的经济林树种,已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
种核桃,洛阳地脉很相宜
就我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言,选种适宜的经济林树种让农民增收,核桃再合适不过。
我市山地丘陵面积大,造林立地条件较差,而核桃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正好弥补了这一“软肋”。核桃易管理,经济效益高,在我市嵩县、栾川、汝阳、洛宁等县的山区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
核桃营养丰富,并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核桃仁加工制成核桃油及相关系列产品,广泛的用途使其消费量、需求量急剧增加。
早在2000年我市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后,许多农民便开始了种核桃的尝试。截至目前,我市核桃种植总面积达到45万亩。
成规模,转出效益一串串
种核桃能致富。在嵩县的许多山沟沟,不少农民都认准了这个理儿。
2002年,闫庄镇闫庄村的苏老汉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会,在承包的2亩多荒地种上核桃树。今年,该村种植的核桃树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产500斤干核桃,亩均产值达1万元。
嵩县饭坡乡沙坡村属于瘠薄坡地。2009年,该村组织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在流转出的840亩土地上开始了核桃种植,村民可以租用别人的地种核桃,也可以将地出租获取租金,并在地里打工挣取劳务费。
该村农民老赵租用了别人的几亩地种植核桃,他和爱人还为核桃种植大户打工挣劳务费,自家的核桃树下还可以种植花生、红薯等低矮经济作物,仅这两项的年收入就有7000多元。
洛宁县是我市核桃产业发展大县。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县就在罗岭、长水等乡和吕村、上戈国有林场种植了大面积的核桃丰产林。近年,该县出台鼓励政策,引导种植大户承包土地大面积栽植核桃,相继建成了东宋镇王岭、城郊乡磨沟等上千亩核桃基地,先进的种植技术、规范的管理为其他核桃种植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该县发展核桃种植面积达74104亩274万株,年产量2750吨,产值达2900万元。
促发展,打造支柱性产业
一系列补助和政策、技术支持,使农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市里对种植核桃的农户每亩补贴300元造林费,对发展核桃育苗的农户每亩补贴500元,各县(市)区还给予不同程度的叠加补助。同时,我市开展了“百千万”核桃栽培技术培训工程,由市林技部门负责培训100名县级技术员、县级林业部门负责培训1000名乡(镇)技术骨干、乡(镇)负责培训1万名技术明白人或科技示范户,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培训和服务网络,为我市核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去年,我市提出了新的发展核桃的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核桃基地面积要发展到80万亩,使核桃产业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性产业,成为一项绿色富民产业。 记者 郭立翔 通讯员 申艳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