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坚持福民优先原则,把征迁工作现场当成干部队伍为民服务和创先争优的“练兵场”,既锻炼了队伍,又加大了征迁工作透明度,形成了党建和征迁工作双赢的良好格局。
党员带好头,一把尺子量到底
位于邙山镇的苗北村,是老城区今年开工的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村共有1200多户需要征迁安置的群众。从4月征迁工作启动以来,老城区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透明化征迁原则,半年时间已入户丈量1100余户,全村一半以上的群众已签订协议,征迁面积累计完成35万平方米左右。
今年,老城区选派150余名干部参与征迁工作。每次入户丈量时,党员都带头秉承“既拆小,也拆大;既拆旧,也拆新;既拆民,也拆官”的“一尺量”原则,带头遏制征迁丈量中的“人情尺”,从而打消少数群众的利益幻想,确保征迁项目顺利推进。
老城区的阳光征迁还表现在安置方案、征迁政策全公开。在苗北村征迁指挥部内,有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数据。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同召告诉记者,这是该村对全体村民公开的征迁补偿安置细则,每家每户的赔偿标准全部公开上墙,从一棵树赔偿多少钱,到过渡期如何安置等58项细则,让村民看得清清楚楚。
党委谋好局,安置房优先开建
今年,老城区计划实施旧城、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项目27个,新开工49.88万平方米,竣工22.6万平方米,征迁120.45万平方米。目前,苗北村整体改造、百乐门休闲广场和史家沟村整体改造等16个项目正在进行征迁。
这么多的征迁项目,如何让群众安心搬迁?该区党委坚持福民优先原则,规定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居民安置房必须优先建设。也就是说,如果安置房不开工,其他商品房一律不准先动工。
如何确保安置房优先开建?该区规定,所有承担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企业都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如果安置房建设出现意外,这笔资金将用于保障安置房建设。
要让村里群众心甘情愿搬迁,必须让群众相信将来的生活会更美好。史家沟村党支部成立了回迁安置组,组织70余名党员分包入户,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水、电、路、环境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征迁改造的好处,和村民共同展望未来美好生活,使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配合征迁。同时,党员干部还根据每户家庭的人口结构,细心地帮助村民选择最合适的户型。“此次征迁中,征迁户热情都很高。征迁如此顺利,说明我们的阳光、和谐征迁得到了信任和肯定。”史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晓毅表示。 本报记者 李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