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人们对牡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洛阳国际牡丹园高级工程师霍志鹏介绍,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的木本植物。作为自然界的物种,其起源相当古老,是目前科学界公认的最原始的一类被子植物。
据记载,秦以前,先民们未能将牡丹与芍药加以区分,统称为芍药。直到汉代,《神农本草经》才出现了有关“牡丹”的药用记载。秦汉之际,木芍药和牡丹两个名称几乎同时出现。不过,木芍药的名称仅延续到唐代。宋以后,随着洛阳一带牡丹欣赏热潮的兴起,以及它与“富贵”的紧密联系,牡丹又有了“百两金”、“洛阳花”的称谓。
之所以称之为牡丹,是因为它“以色丹者为上,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意指可以营养繁殖),其花红色,故谓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牡丹观赏栽培始于何时,古文献没有确切记载。根据东晋画家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画有盛开在洛河边上的牡丹,以及宋·余仁中本《顾虎头(顾恺之)列女传》中有画面描绘了庭院中栽植的牡丹,我们可以推断,其观赏栽培至少始于东晋,距今1600年。考虑到古籍中提到2000年前牡丹芍药不分,统称芍药,而芍药之由来则更为久远。据记载,帝相(帝相为夏代第五个君主,约公元前1936年~公元前1909年在位)元年就有芍药植于后苑,距今当有39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有专家在南北各地考察时,常常见到产地附近群众就近从山区移植牡丹的情况,这种原始的引种方法起源很早。联系河北柏乡县古县志所记关于“汉牡丹”的传说,专家推断,牡丹从药用而至一般的观赏栽培始于两汉或更早一些,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陈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