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大桥 | |
开栏语
优秀的近现代历史建筑,是城市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
为保护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市首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公布,洛阳博物馆(老馆)、洛阳龙门大桥、一拖集团厂前苏式办公楼等9处优秀近现代建筑“上榜”。即日起,本报开设《洛阳记忆·城市地标的流金岁月》栏目,与您一同走近那些别具特色的老建筑,追溯它们的流金岁月。
【建筑名片】
龙门大桥全长303.8米,两岸引线长1309米,桥面车道净宽10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是沟通龙门东西两山以及洛阳至豫西南各地交通的重要通道。
1962年,龙门大桥竣工通车,两端各有6米石拱作为桥下立交通道。其中,西侧桥下的石拱处是龙门石窟景区入口,上书陈毅元帅题写的“龙门”二字。
1 探访:时光荏苒 大桥卧波
洛阳城南12公里处,有座名山曰龙门,东西两山之间、伊河之上有座石拱桥——龙门大桥。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龙门石窟景区,龙门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伊河之上。
龙门大桥全长303.8米,两岸引线长1309米,桥面车道净宽10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石拱桥为3孔空腹石拱桥,主孔跨径90米,两边孔跨径各60米。主孔为等截面悬链线,拱圈厚1.1米,比当时国内同跨度石拱桥的拱圈厚度减少了一半。
“龙门大桥雄伟壮观,典雅凝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龙门石窟研究所原所长刘景龙说,龙门大桥于1962年正式通车,是连接龙门东西两山的重要通道,虽历经五十年风雨,但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貌。
2 回首:日寇入侵 老桥被毁
地处嵩岳以西、秦岭以东的龙门,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是洛阳当之无愧的“南大门”。
20世纪40年代以前,伊河上原有一座钢筋水泥大桥——中正桥。该桥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提议修建。该桥全长258.4米,桥面净宽6米,是当时洛阳到南阳、洛阳到界首两条营运线路的“咽喉”。“1944年5月,日寇入侵洛阳时,为了不被日军利用,中正桥被守军炸毁,只剩下桥墩和部分桥身。”刘景龙说。抗战胜利后,伊河上又架起一座简易木桥,但每到汛期都会被河水淹没,居民出行受阻。于是,建设一座大型跨伊河大桥,便成为当务之急。
3 建设:身姿轻盈 桥梁奇迹
1960年2月,省建委批准了由省交通厅工程局设计的龙门大桥施工方案。当年5月,总投资400多万元的龙门大桥正式动工。
“怀着对‘天堑变通途’的企盼,许多村民参加了工地的义务劳动。”刘景龙回忆说,开工时,伊河两岸“简直就是一个大工地,不少村民都自觉为工地运送石头”。
作为当时世界上拱圈最薄的大跨径石拱桥和省内单跨最大的石拱桥,龙门大桥可以说是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刘景龙说,石材在采石场锻造好型号后,运到工地后可直接使用,很少需要返工。而且,龙门大桥比当时国内同跨度石拱桥的拱厚减少了一半,水下基础采用不对称的布局形式,使墩、台尺寸较往常大大缩小,避免了庞大的墩、台外形给全桥造型风格带来的不统一。
1962年11月20日,龙门大桥建成通车。
4 得名:信守承诺 陈毅题字
龙门大桥桥身上镶嵌的“龙门”二字,是陈毅元帅的手迹。
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陪同尼泊尔国王来到洛阳。当他们参观完龙门石窟后,参加接见的洛阳市领导提出,希望能够代表洛阳人民请周总理为兴建中的龙门伊河石拱大桥题字。
周总理说:“我身边的大书法家、大诗人你们怎么忘了?还是请陈老总写吧,他比我写得好。”陈毅听罢,连忙摘下墨镜,爽朗地说:“我怎敢班门弄斧?还是请总理写吧!”两位领导人谦虚地互相推让。这时,专列的开车时间快到了,周恩来歉意地说:“要不这样吧,现在不写了。回京后,我们商量一下,写好后给你们寄来,行吗?”
次年春,题字果然寄来了,是陈毅元帅的手迹,宣纸上写着斗大的“龙门”二字和“陈毅题”的落款。题字被镌石四方,分别镶嵌在龙门石拱桥东西两端的南北两侧,龙门大桥就此得名。
5 美景:融入伊阙 经典景观
2000年,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此前的环境评估时,国内外专家对龙门大桥赞誉有加,他们称其典雅古朴的风格与龙门石窟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在龙门石拱桥的‘牵手’下,龙门石窟、香山寺和白园三处景点有机融合为一体。”刘景龙说,站在石拱桥上,西山巍巍,白园幽幽,水声潺潺,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龙门南、北大桥相继开工建设。“伴随着两桥的建成通车,龙门大桥变为旅游步行桥。”刘景龙说,2003年,我市又在龙门大桥桥栏杆上雕刻了300多个仿龙门石窟雕像。这些雕像多选取自莲花洞、古阳洞等著名洞窟,引得游客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