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梅占国 摄 |
|
本报记者 孙自豪 李东慧 郭立翔
亮点2011:崇实重干这一年
对洛阳来说,2011年是特殊而辉煌的一年。
这一年,在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落户洛阳,国家森林城市奖牌揽入怀中,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牡丹文化节首次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年,在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下,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六加一”攻坚战取得初步成效。
这一年,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在年终岁末交出一份份合格的成绩单。
在昨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毛万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默默无闻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体评价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经济指标
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50亿元,增长20%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亿元,增长25.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亿元,增长1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756元和6532元,增长12%和15%左右。
亮点一:
项目建设和经济转型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950个左右;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投资932亿元,增长20%。
亮点二: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发展牡丹3.3万亩、蔬菜4.6万亩、核桃13.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46亿斤,完成土地流转90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142万人,劳务创收85亿元。休闲旅游农业园区达到796个,农业产业化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开工新型农村社区87个,建成50个。
亮点三: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实现大头落地。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增加值1450亿元,增长18%。
亮点四:
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新区开发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02.6亿元,增长47.1%。城区改造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倍。实施市政工程项目38个,新建、改扩建道路37.2公里。旧城、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1200万平方米以上,开工1500万平方米,竣工340万平方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21个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接待游客687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0亿元。
亮点五:
民生工程加快实施。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82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6%。省定、市定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1.2万人。开工保障性住房168万平方米,竣工71.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补贴累计保障困难家庭29251户。
亮点六:
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110城市应急联动服务平台共办理各类群众诉求13.8万起,办结率99.6%。城市区和行政村技防覆盖率达100%。
形势2012:机遇挑战连连看
明年,我市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总体上看,有利条件大于不利因素。只要我们应对得当、真抓实干,就一定可以化危为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挑战
一是受欧债危机等的影响,外部环境比较严峻。
二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煤、电、油、气、资金、土地等要素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又如,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三是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与中部省会城市相比,我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均处于落后位次。
■机遇
——明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已经批准的在建项目资金需求,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为我市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
——国家将出台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规划,省政府支持洛阳建设呼叫中心园区,为我市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发展壮大新材料、锂电池汽车、信息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
——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我市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带来了重大机遇。
——国务院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洛阳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省政府近期陆续与央企总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等带来了重大机遇。
——我市经济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务
一是必须把投资拉动作为扩大需求的根本动力。
二是必须把企业转型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领。
三是必须把帮助企业解困作为保增长的有力抓手。
四是必须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支撑。
五是必须把城镇化引领作为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
六是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