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公安机关要深入治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认真落实《洛阳市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制度》,应急解决重大突发事件,严厉打击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和项目建设的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装强卸、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市优化办要完善企业环境监测点制度,在各监测点设立监督员,并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使企业遇到困扰能及时反映解决。
(四)再造优化审批工作流程。针对审批工作存在的审批项目多、程序复杂、时限长、收费名目繁多、企业负担偏重等问题,参照外地标杆单位先进做法,本着赶超的要求,对全市审批事项再次进行认真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下放的坚决下放;重新设计、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减少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确保实现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和下放权力“三减一放”目标。各单位要建立企业、基层和群众请办事项受理出具回执制度,超过承诺期限未按时办结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五)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守文明执法“六条禁令”、涉企罚款收费检查备案、司法机关对企业冻结账户报告备案、企业“安静生产日”、罚款从低限及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等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推行微笑服务、文明服务,进一步遏制涉企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四乱”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现象,对于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四乱”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一起,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促进行政服务的优质高效。
(六)坚持用好“三把利剑”。 把推动党务政务公开作为“作风转变年”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坚持“真实、全面、及时”和“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使公开工作常态化。对于公众关注的重大舆情、民生问题,干部任免问题,对“作风转变年”活动发生的重大作风问题,必须及时、真实、公开。要切实提升暗访监督水平,注意改进方法。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本地本单位的暗访工作,做到问题早发现、早纠正,要把群众、媒体反映的问题作为暗访的主要内容,用群众和社会力量解决作风问题。要组织专门力量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反复进行暗访,有效发现影响“六加一”攻坚战中梗阻、作风不实不硬、机关工作低能低效等深层次问题。要着力强化问责工作,各级各单位要对发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内查纠,严肃问责,主动公开问责结果,取信于民。对影响效能建设、损害机关形象的各类问题不主动问责,对于不公开、不及时公开、不善于公开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市优化办要细化对县处级干部责任追究的标准、依据,加大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低能低效、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力度,以此带动各单位内部的问责工作。
三、方法步骤
“作风转变年”活动分深化认识、查摆剖析、整改评议和总结提升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深化认识,公开作出承诺(1月至3月)。各级各单位在全市动员大会之后,要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抢抓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机遇,持续、提升“六加一”攻坚战,实现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开展作风转变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增强转变作风责任感、紧迫感。同时,各级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理清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职能,包括每个岗位和每名工作人员的职责,采取一定方式向社会公示。具有审批、收费、执法权的部门,要对照标杆单位,重新设计、优化审批流程,本着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下放审批权力“三减一放”原则,再造优化审批工作流程,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对转变作风工作要求,作出全面履责、单位工作人员不发生违规行为的承诺,并在政府网站公布,重点单位还要在媒体公开,全面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二阶段:查摆剖析,公开查找问题(4月至6月)。在集中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各级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查摆剖析存在的问题,变关门找问题为公开找问题,让企业、基层和市民、群众为本单位干部作风真提意见、多提意见,真正找出影响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市优化办将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各种形式,广泛向社会群众收集影响洛阳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确定2012年全市作风整改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责任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被列为全市重点整治问题的单位,要在市属媒体和政府网站公示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整改措施和整改目标。
第三阶段:整改评议,公开议政问政(7月至9月)。各级各单位对查找出的问题集中进行整改,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突出解决什么问题。当前尤其要突出解决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如社会治安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项目阻工问题,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问题,征迁中侵犯群众利益问题,机关工作中梗阻问题,服务办事效能低下问题,等等。在研究整改本地、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尤其涉及企业和民生问题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议政问政活动,广泛吸纳企业、服务对象和群众参与,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市属媒体要设置问政议政栏目,让企业、服务对象和群众发表意见建议,各级各单位对媒体公布的议政问政内容,要积极接受采纳,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整改相关问题,整改结果及时在媒体公布。要在洛阳电视台开办现场直播的电视问政节目,组织企业、服务对象、民评代表、监督员和社会群众对市直重点部门单位解决突出问题的情况进行问政,尤其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涉及的有关单位,要通过电视问政,加压驱动,督促整改解决问题。各级各单位都要建立网络问政平台,开展网络问政,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服务群众。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公开群众评议(10月至12月)。通过针对问题建章立制,不断巩固提升活动成果。其间,各单位应对前期工作进行“回头看”,存在薄弱环节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弥补。各级各单位整改结果如何,整个“作风转变年”活动成果如何,以群众和社会评议为标准。市里将组织开展市直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单位)评议活动,市直重点单位为市政府具有审批收费职能单位、执法部门和综合服务部门,重点科室(单位)原则上为2011年参加作风评议活动的相关科室(单位)。重点科室评议每半年举行一次,市直重点部门评议时间为11月。被评为先进的市直部门由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被评为最后一名的为全市最差服务单位,单位班子成员一年内不能提拔,其主要领导还要在市属新闻媒体上作出检查;被评为后三名的单位取消年终综合评先资格,并通报全市。重点科室的评比结果运用按市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民评工作力度。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各(市)区开展季度评议社区工作;由各县(市)区牵头,组织开展季度评议乡镇工作;由各县(市)区纠风办牵头,组织开展季度评议基层站所工作。要把各级各单位及其干部推向群众监督,切实转变作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作风转变年”活动是政务环境创优的持续和深化。在市环境创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市“作风转变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市纪委书记任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委组织部部长和市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纪委常委、市优化办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优化办。办公室下设:综合组,负责“作风转变年”活动日常事务和文字综合工作;暗访督查组,负责对“六加一”攻坚战推进情况、“作风转变年”活动6项主要任务落实情况、4个阶段主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暗访;流程再造组,负责组织市直各有关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收费项目“三减一放”审核工作;案件检查组,负责对损害政务环境的案件或者突出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宣传教育组,负责全市干部作风纪律教育和“作风转变年”宣传工作。各组人员从有关部门单位抽调,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强化工作责任。各级领导在转变作风上负有重要责任,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四大领导机关的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带头转变作风,首先从转会风、转文风,减会议、减文件,快运转、高效率做起,为全市“作风转变年”活动中做出表率。各级各单位要按照市里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承担起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牵头职责;组织人事部门要负责对干部管理、考核、评估和奖惩工作;宣传部门要负责对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各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在以身作则转作风的同时,切实负起抓班子、带队伍、抓管理、提效能的领导责任,对本单位作风建设工作全面负责,认真组织整改问题,积极抓好工作落实,以扎实的工作和攻坚的精神强力推进“作风转变年”活动取得实效。
(三)强化考评措施。市纪委、监察局要深入开展效能提升考评,完善考评方法,提升考评质量,增强考评效果;市委办、市政府办要认真组织抓好全市的时效性考评,各单位要抓好本单位的时效性考评,推进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市法制局要组织行政执法机构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管理;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组织行政审批服务对象对审批部门进行评议,加强对行政服务质量的直接监督;市人事局要认真组织“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机关干部投身“作风转变年”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继续开展“双十佳”评比活动,通过表彰“十佳”先进典型,激励各级各单位及其广大干部的干事创业精神。
(四)营造舆论氛围。宣传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围绕“作风转变年”活动,制订好全面系统、深入广泛的宣传指导计划。以市属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主流媒体为平台,开设《转变干部作风,助推“六加一”攻坚战》专栏,宣传工作成果,宣扬正面典型,曝光违纪行为,通报处分决定,广泛宣传“作风转变年”活动。各级各单位要结合贯彻全市“作风转变年”要求,充分运用会议、党课、板报、橱窗、网络、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形式,持续深入地开展作风建设宣传教育,全力营造舆论声势,使“作风转变年”活动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