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来,整一桌够味儿的年夜饭
1964年: “洛阳玻璃” 闪亮登场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1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1964年: “洛阳玻璃” 闪亮登场
  1964年,洛阳现代工业初具规模,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当年洛阳全市总人口为58万人,其中,男30.5万人,女27.5万人;城市人口32.2万人,乡村人口25.8万人。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毛主席为《洛阳日报》题写报头

  1964年对中共洛阳市委机关报——《洛阳日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洛阳日报社社址搬迁,《洛阳日报》第二次复刊,毛主席为《洛阳日报》题写报头。

  《洛阳日报》前身为《新洛阳报》,创刊于1948年4月9日,初出版为8开2版,10月增为4开4版,日发行量只有600份。1949年8月奉中共河南省委指示,《新洛阳报》停刊。

  经省委决定和中央批准,1955年1月1日《洛阳日报》创刊,报头为鲁迅字体。自1959年1月26日起,改用郭沫若题写的报头。1961年2月1日,因国民经济困难,纸张供应紧张,《洛阳日报》再度停刊,此时发行量已逾万份。

  1964年,国民经济逐步好转,5月1日,《洛阳日报》第二次复刊。复刊号采用套红印刷,4开4版。此前,在副刊筹备阶段,洛阳日报社完成了第五次迁址,至定鼎南路,这是洛阳日报社截至目前办公时间最长的社址。

  当年12月,在报社去信请求下,毛主席为《洛阳日报》题写了报头。“洛阳日报”四个大字,遒劲有力,飘逸洒脱,令洛阳人民引以骄傲和自豪。自1965年1月1日起,《洛阳日报》开始启用毛主席题写的报头至今。

  1970年2月,《洛阳日报》再次停刊“整顿”,这次停刊一下停了10年,直到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才再次复刊。

  平板玻璃试制成功

  1956年,国家计委根据全国工业发展整体布局和洛阳优势,决定在洛阳兴建集矿山开发、玻璃与玻璃纤维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玻璃企业——洛阳玻璃厂。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己制造生产设备的大型玻璃企业。

  1958年4月15日,洛阳玻璃厂正式动工兴建。8月,耐火材料车间建成,解决了该厂第一个玻璃熔窑建设所急需的耐火材料。10月,该厂主体车间——平板玻璃车间开工建设。由于国家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钢材、水泥、机砖等奇缺,建建停停,致使投产时间推迟了5年。然而,1964年12月19日,洛阳玻璃厂平板玻璃生产线成功实现投产一次成功,为我国玻璃工业现代化打响了“头炮”。“洛阳玻璃”崭露头角。

  此外,1964年,洛阳有色金属设计院成立;河南柴油机厂建成投产;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完成的“拖拉机用62B水田轮”获国家发明奖;洛阳轴承研究所完成的“长寿命陀螺仪轴承C6003E的试验研究”获国家新产品一等奖。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1964年,洛阳的文化体育事业异常繁荣。

  3月,市委召开文艺工作会议,对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和专业艺术团体工作提出了大唱革命歌曲、大演革命样板戏、大读红色书、大讲革命故事等具体意见。同年,洛阳举办了首届音乐舞蹈会演,并成立了洛阳市青年剧团,举办了洛阳市首届音乐周活动。

  体育方面,年初洛阳在西工射击场举办了射击冠军赛;4月又在老城体育场举办了洛阳市第二届运动会,其中自行车赛参赛者达200多人,沿途观众达10万人之多。

  在省级赛事中,洛阳运动员亦有不俗表现。在全省射击比赛中,洛阳运动员首次打破省纪录。在河南省第二届运动会上,女子篮球、跳远,男子200米、5000米、10000米、跳高、铁饼等多项比赛的冠军,都被洛阳运动员揽入怀中,其中还有两项破了省纪录。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1964年,中国发生了影响巨大的“爆炸性”事件——第一颗原子弹于10月16日引爆成功。这一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同年,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迈出了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的第一步。

  这一年,伴随着大庆油田的油产量达到600万吨,中共中央年初发出通知,指出大庆油田的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中适用,在其他部门也适用,或者可作参考。全国工业战线从此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

  另一股振奋全国的精神力量,来自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大寨之路》和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报道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我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20世纪70年代末。

  本报记者 石蕴璞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