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信达天下 智动中原
天道酬勤 人勤春早
关于发展洛阳文化 创意产业的几点意见
信以致广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2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信息篇
信达天下 智动中原
□ 佟 信
  (一)手机一响,黄金万两,一位河南农民也能像华尔街的CEO一样,从“地球村”里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鼠标一点,网上商城要啥有啥,“秒杀”竞价,“手机支付”,“电子商务”很快就把心仪的商品送到家;

  移动办公、电子报税、微博问政,警务通、社区通、医保通……电子政务通向家庭,通到百姓心中;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掌上货运、网上营销,农信平台、食品溯源……信息化覆盖城乡,融入一、二、三产业。

  信息化就在我们身边,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二)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新的就业形态,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

  无论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哪一流都离不开信息流;

  无论是人联网、互联网、物联网,哪一网都依赖通信网;

  无论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哪一化都需要信息化。

  中原崛起,“三化”为途。加速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中原”,铸就“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引擎,铺设中原经济区腾飞的新跑道,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三)“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未来学家托夫勒的预言,日益变为现实。

  信息通信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电报、电话到互联网,从模拟、数字到多媒体通信,每次信息技术的进步,都带来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它涵盖了通信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其核心是通信业。

  作为迄今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化引发了社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引领人类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信息通信是经济发展的神经中枢。“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拉动美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智慧地球”蓝图,主导着全球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模式。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服务……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领域。

  物联网让物品具有了“生命”和“智慧”,即使没有人的干预,物与物之间也能“交流互动”;

  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使信息处理能力无限扩展,为用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按需服务”。

  信息化无所不化,改进着生产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互联网无所不包,改善着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催化器;

  智能化无所不能,改变着思维方式,成为人类进步的助推器。

  (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信息产业的发展事关产业结构调整,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信息化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力支撑‘三化’协调发展。”

  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需要以信息化为途径再造一个崭新的“智能中原”,不仅装上“千里眼”、“顺风耳”,还要植入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链接工厂和市场,融合城市和乡村,流通无障碍,沟通无疆界。

  信息平台作引擎,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使命更重要:完善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提升现代化水平;

  信息技术为先导,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地位更稳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节能降耗低碳发展;

  信息通信是基石,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更突出:消除“数字鸿沟”,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河南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我们就找到了扩大开放的视窗、赶超先进的捷径、撬动崛起的“杠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快、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五)信息化@大中原,e路高歌猛进,从原来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变身为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

  移动改变生活,沟通无处不在: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家家可上网,在一亿人口的大省,河南互联网和电话用户总数分别突破3800万户和6400万户,位居全国前列。

  通信改变时空,智能灵动中原:新技术、新业务催生新业态、新应用,70多个行业引入物联网,180个产业集聚区实现数字化,数百万企业运用信息化,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网络改变社会,信息造福民生:电子政务强化执政能力,网络问政增进社会互动,移动应用程序商店应有尽有,信息化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移动信息化异军突起,我省年均投资160多亿元,拉动增长,扩大消费,促进就业,10年来通信资费下降70%。

  改变只是一个开始。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平均每18个月翻倍, “裂变”超乎想象,“聚变”日新月异。

  (六)成绩属于历史,矛盾依然重重,难题亟待破解。

  放在全国发展一盘棋的大格局中,河南信息化发展与经济大省和有影响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不匹配。我省没有一家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信息服务业领军企业,信息化指数和信息化贡献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方式上,还存在着“四重四轻”:

  重建设,轻应用。“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重复建设多,很多电子政务“养在深闺人未识”,普及不够,更新不快,互动不足。

  重规模,轻质量。“数字鸿沟”拉大差距,发展不平衡,创新转型慢,品牌效应弱。

  重拥有,轻共享。“信息孤岛”闭关自守,“我的地盘我做主”,大量信息资源沉睡在各自的数据库里。

  重发展,轻安全。“虚拟社会”亟须规范,不良信息、网上诈骗泥沙俱下,网络信息安全重于泰山。

  面对“信息大爆炸”,在领导方式上,许多领导干部还存在着种种不适应、不协调,也表现为“四重四轻”:

  重习惯,轻学习。信息化意识不强,不会网上办公,不会收发电子邮件,不会用微博,更不用说主动去抓信息化建设。

  重形式,轻效果。有的部门网站内容陈旧过时、功能单一,有的用“雷人”语言答复网民,把网络平台当做一种摆设,重视信息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表现在字面上。

  重硬件,轻软件。部门利益思想偏重,不愿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信息企业发展、优秀人才培养环境尚待优化。

  重引进,轻创新。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不会运作,不善运作,照抄照搬,缺少独特的发展思路。

  (七)长宜放眼量风物,方式一转气象新。解决这些矛盾和难题,必须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信息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信息化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八)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个手机;信息化,还能有多大造化?

  省长郭庚茂要求把信息化放到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通信业必须站在新的制高点,创造新的优势,实现新的跨越。

  转变领导方式,关键在做。把握信息化规律,推进信息化建设,智能中原是主题,政府是主导,通信业是主力军,移动通信是主渠道,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主攻方向。

  重点推进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庭……每个单位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行业都要主动融合,各司其职,一起行动,全面升级,智动中原。

  ——政府推动谋全局,搞好“顶层设计”。占据制高点,转变推进方式,完善立法,做好战略规划,统筹谋划“智能中原”的发展蓝图。

  ——企业主动寻突破,消融“网络割据”。找准切入点,转变经营方式,突破条块限制,互联互通,不断促进网络、业务、技术融合。

  ——行业联动求共赢,拆除“行业壁垒”。选好着力点,转变合作方式,整合资源,以合作求共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市场驱动促繁荣,打破“消费瓶颈”。填补空白点,转变运作方式,用市场机制解决不断增长的信息化需求问题。

  ——社会互动造氛围,构建“信息社会”。夯实落脚点,转变生活方式,每个人同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信息化大生产,打造数字产业生态系统。

  (九)互联网的未来,未知的远大于已知;信息化的作用,无形的远大于有形。

  面向未来,决胜中原信息化主战场,拓展“智能中原”的发展空间,通信业是奔腾的“芯”、智能的“云”。

  “杠杆”在手、“利器”在握,点石成金,信以致广,我们就能顺利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融合,加快升级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十)网络宽带化带动通信崛起。以“宽带中国”为指引,拓宽信息高速公路。

  着力数字河南工程,构筑覆盖全省的高速光纤宽带网,建设郑州大型数据中心,提升郑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信息管道“货畅其流”;

  着力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加大TD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推广力度,扩大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优先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网络质量领先一步;

  着力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广“车联网”、环境监测、质量监控等特色项目,智能应用物有升值;

  着力信息安全基础工程,完善容灾备份和信息安全应急体系,网络信息安全畅通。

  (十一)工业信息化带动产业崛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微观层面促企业发展。分层实施、分类推进,深入推进“企信通”等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方面实现信息化。

  中观层面谋产业升级。聚类开发、规模推广,以产业集群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宏观层面求全面融合。聚焦重点、抓住关键,促进信息技术与社会化大生产全面融合,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十二)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崛起。以“信息下乡”为桥梁,促进信息惠民富民。

  “村通工程”再发力。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大力创建“信息村”、“信息乡镇”,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信息下乡”见实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打造“三网”融合的中原农村农业信息港,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值,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十三)区域信息化带动城市崛起。以“无线城市”为平台,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持续推进“中原无线城市群”。开发“综合门户平台”和“市民主页”,“无线城市”覆盖全省,推进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等实现移动互联,“信息超市”提供全方位的公共资讯服务。

  加快建成“全球最大呼叫中心”。以世界一流标准加快建设洛阳呼叫基地,做大做强呼叫产业,提供全天候优质信息服务。

  致力构筑“中原数据基地”。构建良好的高科技行业发展环境和平台,打造区域性数据基地。

  积极推动“光网城市”。推进光纤接入网建设和延伸,实现全省所有城市核心城区全部光纤接入,筑牢城市发展基础。

  (十四)领域信息化带动社会崛起。以行业应用为抓手,七十二行行行使用信息化。

  电子政务给力“阳光政府”。大力推进行政管理、执法监管电子化;拓展短信、微博、视频等新型互动平台,从“网络问政”向“网络行政”演进,提升行政效率,创新社会管理。

  信息应用助力“生态中原”。积极推广远程监控、手机证券、手机银行、电力抄表等高效的信息服务,在各领域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十五)个人信息化带动人文崛起。以“智能终端”为载体,把世界装进口袋里。

  完善一键式、一站式、一体化的智能信息服务。围绕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研发推广智能手机,将手机打造成个人综合信息平台,引领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新时尚。

  搭建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阅读等新媒体平台。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用信息技术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引导发展网络文学、手机动漫、无线音乐、云阅读、数字出版等原创作品和应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十六)崛起振兴正当时,信息大潮涌中原。

  通信网任意沟通,让中原与世界无限互动;互联网知识共享,让虚拟与现实无碍联动;物联网智慧连接,让物质与精神无比生动。

  加快方式转变,挺立时代潮头,信息化浪潮滚滚,推动生活向美好迈进,推动社会向和谐迈进,推动河南向现代化迈进!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