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劈龙门 绘图 李玉明 |
|
核心提示
“龙门传说”,是指民间对伊河龙门口形成原因的各种故事性解释,包括“龙门开不开”、“山娃与水秀”、“黄龙劈龙门”、“大禹凿龙门”等。
“龙门传说”广泛流传于伊、洛河流域,其中尤以洛阳市区及伊川、宜阳、偃师、孟津等地最为普遍。“龙门传说”故事情节完整优美,广为流传,提高了龙门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 洪水苦黎民 龙门应声开
洛阳城南12公里处,有座名山曰龙门。伊河由南向北从龙门穿过,河东的香山,主峰海拔303.5米,因盛产香葛而得名;河西的龙门山,主峰海拔263.90米。香山、龙门山两山隔河对峙。
“相传龙门山原来是条东西走向的青石山,根本没有‘龙门’这个山口。”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褚书智说,山南是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盆地,盆地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是,由于雨水和山泉没有出路,水越积越多,逐渐成为一片汪洋,人称汝阳江。水淹没了良田,冲毁了村庄,百姓流离失所。
青石山北住着一户人家,母亲纺花织布,儿子则上山替人放羊,母子俩相依为命。有一天,儿子吃过午饭,准备在树阴下歇晌,刚闭上眼,就依稀听到一个老头询问:“龙门开不开?”他一睁眼,老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此一连数日,放羊娃感觉奇怪,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心想,莫非是神仙想打开山口,拯救山南的百姓?便对儿子说:“如果再有人问‘龙门开不开’,你就说‘开’!”
次日,天刚晌午,放羊娃便躺在树阴下,闭上双眼,假装歇晌。这时,他又听到那声询问:“龙门开不开?”放羊娃便毫不犹豫地大声答:“开!”随后,只听一声巨响,山摇地动,巍峨的青石山突然裂开了个大口子,汝阳江水奔腾而下。
大水过后,人们发现断裂的峭壁上出现了数不清的洞龛和佛像。美中不足的是,有的佛像缺胳膊少腿。原来,放羊娃过早地回答了老头的询问,一些佛像还没被凿完整,山就炸开了。放羊娃也在爆炸中失去了生命,化作漫山遍野的柏树,顶风傲雪、四季常青,被人们称作“童子柏”。
褚书智说,龙门还流传着一个爱情传说——“山娃和水秀”,其故事核心也是老头问“龙门开不开”,山娃憎恨作恶多端的财主,回答说“开”,最终拯救了山南的灾民。两则传说内容大致雷同,属同一民间文学在传承中的分化。
2 版本各不同 总领是“龙门”
关于龙门口形成原因的各种故事性解释,除“龙门开不开”的传说外,还流传着“黄龙劈龙门”、“大禹凿龙门”和“鲁班劈龙门”三个不同版本。
★黄龙劈龙门 相传远古时期,河洛大地暴雨成灾,洪水肆虐,生灵涂炭,只剩下了伏羲、女娲两兄妹被围困在洛阳南边的山脊上哭泣。玉皇大帝闻报,立即派没有子嗣的老黄龙前往营救。
老黄龙变成一位慈祥的老人,来到伏羲、女娲面前,收他们为义子、义女,并竭力劝他们兄妹结为夫妻。“要让俺俩成亲,除非这石山断成两截!”兄妹二人认为兄妹成亲有失伦理,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
“这有何难?”老黄龙哈哈一笑,随即现出龙身,腾空飞起,甩龙尾向青石山用力劈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山断了,水泄了。大山断裂之处,形成一个南北贯通的大山口,像高耸威严的南天门。此地也因系老黄龙所劈,遂称“龙门”。
★大禹凿龙门 相传很久以前,神州大地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鲧(gǔn)受命治理洪水。谁知,鲧治水只知堵拦,不知疏导,导致龙门一带山越来越高,积水也越来越深,百姓怨声载道。
大禹临危受命,实地勘察后,认为要消除山南的水患,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青石山打开一个缺口,把积水导入黄河,再注入大海。可青石山石质坚硬,工程进度很慢。
大禹拯救万民的善心和勇气感动了大海中的神龟和应龙,它们也赶来助阵。应龙腾空跃起,以龙尾猛击山石,神龟则把石块运到别处。后来,大禹又找来石砭(biān),对准应龙击开的小缺口砸去,只听“轰隆”一声,青石山被砸开了个门状的大口子,洪水汹涌而下。因为应龙在砸山口时立了大功,后人就把这个山口叫“龙门”。
★鲁班劈龙门 被民间尊称为工匠“祖师”的鲁班,听说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河道,造成河水泛滥成灾,百姓深受其害,便决定与父亲一道去劈山凿石疏通河道,为当地百姓消灾除难。
出发前,鲁班拿出五尺杆(丈量尺寸的工具)让父亲骑上,并嘱咐说:“杆子起飞后,你闭上眼睛,不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睁眼,杆子落地之处,就是咱们要去的地方。”
按照鲁班的嘱咐,鲁班的父亲闭上双眼,五尺杆晃了几晃,竟变成了一条巨龙,腾空飞起,向黄河上游飞去。鲁班也携带工具,大步流星地向西方赶去。
当飞临如今龙门上空时,鲁班的父亲突然听到了非常悲切的呼救声。原来,有一人不慎落入一望无际的汝阳江,这汝阳江正是由于青石山挡住了水路而变成的。
由于救人心切,鲁班的父亲竟忘了儿子的嘱咐睁开了眼睛。这时,他所骑的巨龙又变成了五尺杆,落到茫茫汝阳江中。这时,鲁班也赶到了。他忙抡起开山大斧,朝青石山劈了下去,只听“咣当”一声,青石山被劈开了一个口子,江水汹涌而下。
3 传说广留传 增辉龙门景
“‘龙门开不开’的传说是龙门所有传说的源头。”褚书智说,除关于龙门口形成原因的各种传说外,龙门一带还流传着有关卢舍那大佛、蛤蟆嘴、牡丹泉、琵琶峰、宾阳飞天的传说。周围近十个村庄的得名,大多是“龙门传说”的延续和衍生。这些传说就像一部包罗万象的民间教科书,既展现了我市绚烂多姿的名山秀水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更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洛阳,提起‘龙门传说’,大多数人能说出一两则来。”褚书智说,虽然人们都知道龙门形成的原因在于地壳运动和水滴石穿的风化作用,但作为民间文学中的风物传说,“龙门传说”也因前因后果叙述完满,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山水美景孕育故事,传说故事增辉山水。”褚书智说,这一个个关于龙门的传说,能大大提高龙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龙门参观。而且,“龙门传说”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抑恶扬善、助人为乐的品质,表达了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