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和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许昌、南阳调研时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体现内涵,不减少农业用地,不减少粮食生产,又能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产、三产转移,要把工业与农业农村衔接起来,让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和城镇的差距,这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如何发展配套产业?如何保障农民就业?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一环。其根本路径就是在农村就地实现农民向二产、三产转移,在农村就地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市委农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破解产业和就业难题,各地要因地制宜,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通过“三篇文章一起做”、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就业岗位,同时让社区的群众享受社会保障,确保群众有恒产、有恒业、有恒心。
路径一:
调整产业结构,做强非农经济
新型农村社区是否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来支撑。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
产业从何而来?唯有强力发展非农产业,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舞钢市坚持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同步进行,17个中心社区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靠支柱产业来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将统筹考虑产业规划,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产业和创业就业项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保证居民能够就近在周边工商企业、旅游服务型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鼓励支持社区居民自主创业,让农民充分发挥能力,使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职业化。
路径二:
“三篇文章一起做”,打造特色农业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不减少农业用地、不减少粮食生产,又能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出路就是要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的思路,通过一产、三产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打造特色农业。
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利用腾出的690亩连片土地做了不少文章,其中,近300亩土地用于耕种国内一家大型方便面生产企业指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的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
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社区节约土地900多亩,因为之前这里很多土地都被花木经济盘活了,所以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挪”出来的土地,仍然满足不了花木产业和粮食生产的需求。这就是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显著变化,也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借鉴。
他山石,可攻玉。按照“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我市近郊农村地区也应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农业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就业岗位。
路径三:
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多元保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民“进社区住上楼”后,如何实现安居乐业?路径就是通过拓宽收入渠道,让农民有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就业乃民生之本。在拓宽就业方面,要四路并进:新型农村社区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和现代农业工人,从而取得薪金;群众现有耕地通过租赁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现代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腾出的土地,用于企业用地的,鼓励村民以入股的方式取得股金;新型农村社区内商业服务业优先由当地群众经营,让有特长、有资本、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型或微型企业。
实现社会保障多元化,也应两手齐抓:一手抓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土地部门应及时为其办理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证,房管部门应及时为其办理房产证,确保农民利益;一手抓保障制度完善,让入住群众在享受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外,还能享受社保、医保、低保等保障措施。
许昌市已出台系列优惠政策,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许昌农民入住社区后,可以办理集体用地房产证,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流转、交易、继承和抵押。社区还为入住社区的农民解决了低保、医保和社保。如果农村、城市社会保障标准不一致,则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让农民享受最高的保障标准。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让农民有固定的工作岗位、稳定的收入来源、多元的社会保障,使其既能安居,又能乐业,这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本报记者 李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