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怎样作出正确的选择
有些人非常聪明,很有天赋,而且极富创造力,但就是欠缺执行力。因为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他们晕头转向;因为机会太多,他们反而受尽了折磨。那些有着多种才能,可以有多种选择的人,可能是你遇到的最可怜的人。
很多具有执行力的人都属于“完美主义者”(Maximizer)。“完美主义者”都希望自己在任何方面都能获得最好的东西,从牛仔裤到配偶,一直到工作。他们并非荒唐的苛求主义者,而是极端乐观主义者。他们认为肯定还有更好的东西,担心自己下决心过早错过了最好的东西。
那些很有天赋、很有能力的人也常常面临类似的选择难题。当你安静地坐下来,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时,各种可能的选项突然显得复杂起来,甚至成了纠缠不清的难题。当你大脑中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之后,各种各样的想法就会不断喷涌而出,结果自己先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应该否决哪一个,追求哪一个。
所有人都渴望抵达目标时能够得到人们的欢呼与喝彩,这种感觉让人心驰神往。但是,这种现实通常又对人造成残酷的打击与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来不会抵达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我们的这个目标总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的。广告宣传让人们相信,如果拥有一辆汽车,他们就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尽情驰骋。同样,如果我们认为自己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机会,我们就会抵达自己梦想中的乌托邦。不过,如果出现交通堵塞,即使你开着法拉利也不可能顺利前行。同样,没有哪种工作可以让你进入世外桃源,彻底远离烦恼和忧虑。
任何人都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因为不管是好是坏,我们都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新鲜感不久便会淡漠,我们不可避免地又会回到枯燥无味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再次面对无休无止的争论与愤懑。调整自己适应环境是人类的本能,不论环境是好是坏,他们都能较好地调整自己。
所以,对于那些试图在同样感兴趣的目标计划选择问题上犹豫不决的人来说,我们可以高兴地告诉他们,事实上你选择哪一个根本无关紧要。在任何一扇门后面,都存在着一定价值,但是哪一个也不可能确保你获得绝对完美的生活。巴里·舒瓦茨在《选择的悖论》中指出,面对众多选择的可能,人们应该以“足够好”为决策标准,而不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所谓“最好”。这正是拥有执行力的成功人士的做法。
然而,足够好并不等于仅次于最好。足够好的标准并不存在任何弹性“折扣”,但是只要你的目标计划符合它的要求,你就可以为自己打开绿灯,着手执行。
16 钦点翰林
金榜题名,标志着漫漫科考路走到尽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考取进士之后,并不能直接出将入相,显贵于世。相反,考中进士,只能获得担任县令、六部主事等七品、六品小官的资格。无论在地方衙署或在中央部门,升迁的机会并不多,速度也很慢。绝大多数人默默无闻,在低品秩位置上结束官场生涯。
哪里升官机会多、速度快呢?在帝制时代,答案是“三近”:近皇帝、近皇权、近皇宫。哪里离皇帝、皇权、皇宫最近呢?明清时期,答案是内阁、南书房(康熙时设)、上书房、詹事府和军机处(雍正时设)等。怎样才能被皇帝选中,进入这些地方?答案是:进入翰林院,俗称“点翰林”。
怎样才能进翰林院?正途是通过两次考试:朝考和散馆。
朝考,是翰林院庶常馆(类似研究生班)庶吉士的入门考试,就是已经录取的进士,除一甲三名免试外,其余再举行一次考试,叫作“朝考”,选拔庶吉士,到翰林院学习。学满三年以后,举行毕业考试,称为“散馆”。
散馆,是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的毕业考试。庶吉士经过三年清贫学习生活,要举行毕业考试。考试成绩分为三等:一等者,留馆,授予翰林官;二等者,或留馆,或工作;三等者,或再读三年,或退回进士候缺分配工作。只有上等和中等者,才算是翰林。在明清时代,作为四民之首的士,其最高层次则是翰林。这样一来,朝考——庶吉士——散馆——翰林官,构成了一条通向皇帝身边的快速通道,而且几乎是唯一的通道。
清代的皇帝,比较重视朝考和散馆。但是皇帝在乎,偏有考生不在乎。乾隆朝的一位状元钱维城,受修撰,为“清书翰林”,就是学满文的庶吉士。钱维城天资聪慧,不怎么上心,结果散馆考试时竟然交了白卷。乾隆帝大怒道:钱维城难道觉得满文不值得学吗?竟然敢违抗祖制,一定要法办!军机大臣傅恒求情。乾隆帝给傅恒个面子,把钱维城召到保和殿阶下站立,出题考他。钱维城背靠着础石,挥毫疾书,不到一刻钟就写完了。乾隆帝惊异于他的才华,任命他为南书房供奉。
当然,大部分考生对翰林官极其向往,甚至走个后门也要挤进翰林院。康熙年间,庶吉士张逸少散馆没考好,被发出去做知县,后来又升到知州。他的爸爸张玉书,时任大学士,专门上折子,请皇帝把儿子调回来。于是康熙帝授予张逸少翰林院编修职务,算是做了个人情。
翰林也有送人情的。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帝给参加会试考完三场的99岁山东老举人李宏道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衔、89岁以上彭以猷等40人翰林院检讨(从七品)衔。他们这种终生学习和执着的精神,着实感人,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