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的智力如何?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的。
——大仲马(法国)
智力是各种能力倾向的综合体。当今时代是一个重视和开发智力的时代,人们对智力的研究越来越多,各国的心理学家给智力下的定义也越来越深刻。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认为,智力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美国的心理学家斯托达德认为,智力是从事困难、复杂而抽象的学习工作的能力,而且进行活动迅速,对于环境有适应性,有社会辨别力,有创造性本领,能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绪以应付特殊事情。
一般来说,智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抽象概括能力或才能,二是人的感性记忆能力或才能,三是独创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才能。
确定你所拥有的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去想想、去看看你现在已经掌握的技能。技能有两种表现:技能是你能帮的事,技能是你做事的方法和风格。例如你有语言组织能力,这个能力是你能做到的,但是当你在组织语言的时候,你的能力又体现在哪儿呢?你用的是什么风格,什么方法呢?或许你组织语言明确、精密,在这个例子里,你的能力既包括了组织语言的能力,又包括了准确表达的能力。或者你能快速组织好语言,使之成形,而其他人则善长设计文件书写格式,使之更吸引人。
其实,这些人都善于组织语言,但每个人在这一领域又分别有不同的强项,通过确认自己能干什么和怎么干,你可以更好地去认识自己的资质是什么,也就是说,干什么是你的天分、你的优势。
智力测验就是评估自己各种能力的方法。花一些时间,仔细想想你善长干什么,你的才能是什么。
现在,请仔细想想,你拥有什么技能可以使工作受益匪浅;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中,你所必须掌握的一般工作技能和对你的前途大有帮助的特殊技能有哪些。
特殊技能包括资源配置能力、交际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系统化能力和技术。
一般技能包括基本技能、思考能力和个人品质。
你一定了解自己拥有的能力。你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开始为自己走向成功做一番规划,考虑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几乎每一项技能都能在不同的方式中运用,当然,它们也能在不同的职业中运用。
2 从反对到鼓励,不一样的林妈妈
“美国的很多亚裔家庭,都把孩子的学业看得太过重要。而在我看来,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们一起玩耍,同样是件好事,我非常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时至今日,林志明这番话无疑是许多父母奉为真理的育儿金句。可实际上,即便在家庭内部,林父的理论也面临巨大的反对压力——林书豪的母亲吴信信女士,也是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台湾移民美国生活的,她的育儿理念与林父不尽相同。这也不难理解:哪家父母不望子成龙?可在美国,又有几个亚裔孩子是通过职业体育出人头地的?
于是,林母还是希望让孩子沿袭一条“正统”的发展轨迹:闲暇时学学钢琴等乐器,以后可以考虑当一名医生或律师。但林父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对妻子说,如果孩子们真的有兴趣,做父母的就应该全力支持。
听起来,林家因培养下一代所引发的矛盾,和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并无太大不同。而区别在于,林志明是个有毅力但不专横的父亲,吴信信是个足够开明善解人意的母亲,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个矛盾吵得不可开交。
光阴似箭,林家的长男林书雅(Joshua
Lin)已经5岁,到了父母约定的可以练球的年龄。林志明开始给儿子“上课”,传授那些从NBA比赛录像中整理出来的、在他看来弥足珍贵的篮球技巧。
不久之后,比大哥小3岁的林书豪加入了这个训练营。最后,三兄弟中最小的林书伟(Joseph
Lin)也加入了。林家父子四人,就此开始了一周三练、每次一个半小时的篮球特训。
不过,林书豪的故事可远没有那么简单,他对这颗橘色的大皮球并非一见钟情。林书豪5岁刚开始打篮球时,曾被父亲带去参加一个少儿篮球联赛。哥哥林书雅至今还记得二弟出工不出力的懈怠表现,“有一半的时间,他只是站在球场上,吮吸着大拇指当观众”。
令人意外的是,本来不太支持儿子们打篮球的林母,这次却没有借机让小书豪放下篮球,而是坚定选择站在丈夫一边。当看到小书豪在场上偷懒耍滑时,林母的做法简单却极富“杀伤力”:从此再也不去现场看他打比赛了。眼见母亲“抛弃”了自己,小书豪慌了神,他恳求母亲重新回来给自己当观众。这时林母认真地告诉儿子,要想让她再去现场加油,就必须改变那种吊儿郎当的比赛态度。“我会拼命打球,努力得分的。”小书豪当即表态。而当林母再去现场看球时,他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拿下了当场比赛的最高分。
在孩子小时候灌输给他许多技能,有时甚至是家长自己未了的心愿,许多父母的这种思想无疑饱受非议。林志明夫妇的做法其实也差不多,但他们比其他父母做得更好的是:林父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并能够坚持不懈;林母则教给孩子做事要全力以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