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旧《宜阳县志》记载:“长吉(唐代诗人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也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唐代的众多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韩愈、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在此吟咏唱和,并留下诗文。
那么,“昌谷”究竟在哪?原来,宜阳县三乡镇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而“昌谷”指的就是连昌河与洛河汇合处一带。
■人文自然
三乡镇位于宜阳县最西部,大部分耕地为旱地,主要分布在洛河两边的丘陵之上,属半山半川区农业乡。以前的杨圪塔村在现址以北的山区地带,因为那里坑洼不平,被周围人称为“山疙瘩”;最开始只有两家杨姓住户,所以就有了“杨圪塔”的村名。20世纪80年代,杨圪塔人历经数次搬迁,从山区移到了平原地带。
杨圪塔村原属三乡镇可乐湾村,20世纪80年代成为行政村,现有110户430多口人,耕地面积850亩。
■今日杨圪塔
杨圪塔村的“昌谷粉条”,因是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粉条色泽光亮、味道纯香,所以远近闻名。
以前,每到腊月,杨圪塔村很多人都会在院子里用自家的红薯制作粉条,备着过年时吃。“那会儿耕地有限,大家种的红薯也就只够自家吃。”杨圪塔村党支部书记裴学民说。
20世纪80年迁移到平原地带后,村里的耕地面积增加,杨圪塔人开始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加工成的粉条留足自家食用后,剩余的就拿去卖掉。由于红薯品质好,粉条又是纯手工制作,杨圪塔村的粉条很受欢迎。
也就是从那时起,原本在村民眼中不起眼的粉条,逐渐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村民看到商机后,纷纷扩大了红薯种植面积,并到其他地方收购优质红薯进行加工,杨圪塔粉条也就越卖越远。裴学民说,洛宁名吃“粉蒸肉”中的粉条,大多出自杨圪塔村。此外,三门峡等地的客商也慕名而来。
近年来,杨圪塔村采用西瓜套种红薯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亩年收入在4500元左右,比以前单纯种植红薯的收入提高了2倍多。
2008年,杨圪塔村成立了“粉条加工专业合作社”,并将粉条冠名“昌谷”,以前的散户买卖形式有了组织化、专业化的管理销售模式,拓展了粉条销路,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杨圪塔村的合作社还吸引了周围一些乡镇以及洛宁等地的粉条加工户加入。
“如今虽然有了机械制粉,但我们依然还在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制粉。这不仅是因为传统手工技艺做出的粉条筋道爽口,还因为大家对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有感情。”裴学民介绍,手工制作粉条的工艺很讲究,红薯都是精心挑选的,打磨、打浆、制粉、晾干各个环节全靠双手制作,“昌谷粉条”的品质也因此高于一般粉条。所以,杨圪塔村的粉条虽然比其他地方的粉条贵,却不愁销路。
“目前,村里的红薯种植面积近500亩,基本上家家都在从事粉条加工。每年的粉条加工量约50吨,人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裴学民说,下一步,粉条加工的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包装也要进行更新,但不论怎样,“绿色”、“纯手工”这两种特色会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 鲁博 张喜逢 通讯员 田义伟 金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