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深 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职业教育招生如何度过饥荒?
阎凹村:金银花开结“金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近十年来,招生难一直是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今年尤甚——
职业教育招生如何度过饥荒?
□本报记者 闫卫利 实习生 郑园园 文/图
    核心提示

    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市获得1金、8银、10铜的好成绩,实现了全省夺奖数量三连冠。在近年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我市参赛选手获奖率几乎是100%,让全国同类院校难望其项背。然而招生时节,各院校却都在为如何招到学生而发愁。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为何面临诸多瓶颈,又应如何突破瓶颈展翅高飞?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举办,是职业教育界的最高赛事。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又获得1金、8银、10铜的好成绩,奖牌总数在我省各地市中再次雄踞首位,这已是我市连续3年在此项比赛中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其中,轴承、烹饪、旅游、数控、机械加工等作为我市的传统强项,更是夺奖的热门。

    1 职教生也有春天

    4年前,来自安阳农村的马晓勇没考上高中,走进洛阳机车高级技工学校学习车工技术,今年6月走出校门时,他已经成了“香饽饽”:凭借曾获得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车工组一等奖这一经历,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与其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他成为该单位技术加工中心的一员。

    马晓勇说,在校期间除了缴纳部分住宿费和承担一些生活费之外,他并没有太多经济压力,因为国家针对职教生实施了“雨露计划”——涉农专业、非涉农专业15%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学费;实施助学金政策,中职学校学生凡农村户口或城市贫困家庭都可享受在校期间每生每年1500元的补贴等。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学校非常重视实践,学生有很多机会到工厂实习。

    与马晓勇不同,去年毕业于洛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李现辉,凭借着扎实的果蔬雕刻技术,一走出校门就自己创业,在瀍河回族区开办了“枭雄在线”工作室,为餐饮店提供果蔬雕刻食品。虽然起步艰难,但陆续接到的订单让他多了几分自信。

    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乔云霞向记者描述了学校每年举办毕业招聘会时的情景:毕业生不到10分钟就被一抢而空,不少没招到学生的招聘单位负责人不甘心地向校长抱怨毕业生太少,要求多给几个人。

    “职业教育让学生提前定位未来发展方向,毕业生除了一部分在我市就业、自主创业之外,还有一部分流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市教育局职成高科科长张平安说。

    “职教生并非像许多家长想的那样没前途,在国家各项助学政策的扶持下,职教生以很少的投入学到了终生受用的技术。部分学生还可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对口升学考试,实现大学梦。”张平安说,每年我市都有职教生考上知名大学,如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每年对口升学的有60至80人,其中不乏天津大学等知名院校。如果是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就能获得保送上大学的资格,“下一步国家政策还要继续向职业教育倾斜,这意味着职教生将拥有更多继续深造的机会”。

    2 从“坐收门徒”到“上门招生”

    尽管我市的职业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但却难掩“招生难”的窘境。

    如今正是招生时节,近日,在洛阳机车高级技工学校门口,记者见到了刚从宜阳县招生回来的副校长吕洛支。一上午时间,他冒着酷暑去了三四个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可是要么吃闭门羹,要么是说了半天,家长和学生却无动于衷。

    “没有生源,学校就无法正常运行,即使吃闭门羹也得硬着头皮去跑呀!”吕洛支不无担忧地说,“2007年之前,学校每年能招收1000多名学生,之后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更惨,眼看已经进入8月,学校才招收了600多人。”

    对于招生,体会最深刻的是老牌职业院校——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招生处处长张衡。“10年前,为了躲避上门求情的家长和学生,一到招生时节,我就迫不得已躲到外面去;10年后,我得亲自登门,说服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院校。”张衡叹息道,眼看中、高考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他和老师们还在为招生四处奔波。

    一些实力雄厚的民办职业院校,也遭受了历年来生源最为惨淡的一年。我市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办职业院校,2005年前后招生人数曾一度有四五千人,之后招生人数开始逐年下滑,去年为2000人,而今年截至目前仅招了六七百人。

    3 今年,职业院校遭遇“饥荒”

    “这两年职业教育普遍不景气,尤其是今年,是历年来招生最难的一年。”多位职业院校负责人向记者反映。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到更多的生源,职业院校用尽浑身解数。除了参加市教育局每年统一组织的职业院校“大篷车下乡”活动,到各地进行宣传招生外,各个院校还利用报纸、电视进行宣传;有的院校到各个中学发放宣传页,还有的院校不惜成本制作宣传道具,如动漫贴画、精制茶杯、卷筒宣传笔、环保手提袋、降温扇子等,更有甚者打出了“零收费”的口号招揽生源……尽管如此,这些院校的招生效果仍不理想,周边省市对生源的争夺更让我市的同类院校雪上加霜。

    由于我市的职业教育质量较高,在周边省市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因此所招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外地。近几年全国遭遇“用工荒”后,各地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如郑州、济源、山西等地开始实行职业教育免收学费措施,使大量外地生回流,加上各地开始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本地生源外流,造成我市职业教育生源惨淡。

    张衡的办公室里堆积着30多份被邮局退回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外省、市、县的居多,被退回的原因大都是住址不详、电话停机或多人登记一个号码等。招生经验丰富的张衡一看就知道,这是外地学校在跟他们“打太极”:表面上答应给学校多少指标,实际上提供的学生地址、联系方式都很笼统,即使投递出去也是石沉大海。

    4 职业教育招生为何面临瓶颈

    我市的职业教育为何会有市场却无生源?张平安说,20世纪80年代是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家的包分配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等生,以致他们宁愿放弃高中教育,也要选择职业院校,因此职业教育生源充足,质量也比较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的包分配政策取消,同时高考扩招幅度加大,致使生源受到严重冲击。2003年,我市职业教育开始步入低谷,生源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我市每年初中毕业生约10万人,报考职业类院校的才几千人,去年报考中专、3+2大专的仅有2000多人。”张平安介绍。

    按照录取顺序,我市职业院校的录取工作排在高中录取工作之后。正因为如此,职业院校往往成了家长和学生最后的选择。加上受传统的学历观念影响,不少家长认为上职业院校是最没出息的路子。

    个别院校违规办学,也扰乱了职业教育市场的秩序。有的院校打着招收职教生的幌子招生,半年后就以实习名义把学生送到一些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去工作,从中获取巨额提成,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破坏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形象。

    5 职业院校的尴尬现状

    职业教育是知识与技能结合的教育,我市许多职业院校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及时更新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力量、配套实习设备等方面也跟不上,加上学生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掌握技能不牢固,导致培养出来的不少学生都成了“夹生饭”,社会认可度不高。这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现状一】数量多 规模小

    目前,我市职业院校有近百所,其中国家、省属重点院校28所,市属院校中有近50所分布在城市区,其余的分散在各县(市)。我市共有6所财政全供职业院校,占地面积最大的74亩、最小的仅7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市第一职业中专校园占地7.8亩,开设有信息类和烹饪类两大专业。如今发展了近30年,校园面积和专业设置仍未改变。该校最热门的烹饪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年年拿奖,其容纳的学生数量却不足200人。尽管有实力、有口碑,可是没有规模,该校就无法扩大知名度。

    【现状二】有特色 无品牌

    我市职业教育存在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等部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问题,阻碍了院校之间资源整合和实行品牌战略。

    我市的机械制造专业在全国机械制造业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明显,如洛阳机车高级技工学校、洛阳一拖高级技工学校、洛阳矿山厂技校、洛阳轴承高级技工学校等,数控、轴承、机械加工等专业全国有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各学校分属不同的企业主体,它们在艰难中求取生存。

    以洛阳财经学校、洛阳机车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两者的教学业务归市教育局管理,但财政、人事权分别由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如果学校之间有意合并,单凭市教育局的力量很难做到。

    6 规范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去年拨款2700万元引导和扶持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转型,同时建立呼叫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模拟导游等9个公共实训平台,满足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目前,部分实训平台已投入使用。

    然而仅靠资金投入,无法解决教育体制的根本症结,职业教育崛起必须做“大手术”,整合资源并实行统一管理。目前,我市正在研究讨论解决职业教育多而散的问题,下一步将打破多头管理模式,实行职业教育归口管理;对我市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统一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提升,实行强强联合,向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对外竞争力。业内人士建议,我市可借助几所行业办学院校在全国机械制造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其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

    走校企结合之路是寻求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校企结合发展之路。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一直生源充足,原因就在于其与当地一家企业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需要培养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保证了入口与出口畅通。张平安表示,接下来市教育局将鼓励学校尝试订单式培训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市场与办学的双向互动。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市场的净化和规范。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后续的监管却跟不上。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严格职业教育准入制度,注重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的考评,加大对不规范办学行为的惩治力度,净化招生和办学环境,营造一个放心、可靠的教育氛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