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助学之外,还需“助心”
前富山村:昔因名相得富山 广种红薯生“金条”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9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前富山村:昔因名相得富山 广种红薯生“金条”
整理粉条
    ■往事如烟

    前富山村得名源于村南的富家山。此山大有来头,与北宋名相富弼有关。

    富弼是洛阳人,历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为三朝元老。他少年笃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被誉为“洛阳才子”,被范仲淹誉为“王佐之才”,曾与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等同朝共事,被一代名相、著名词人晏殊看重,纳为女婿。

    富弼为政清廉,好善嫉恶,虽官居宰相,但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他曾两度出使契丹,巧妙化解宋辽紧张关系,使得双方十年不见战事,被天下人称赞。

    富弼至80岁逝世,葬于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的史家屯,近年其墓葬被发现。

    相传北宋时期,富弼的一位亲戚就住在今前富山村附近,富弼常来探望。一次,他站在伊河边张望,见村南一段丘陵地势较高,称其为山,当地人便纷纷附和其为“富家山”。而山脚下的两个村子,离山较近的称为前富山村,稍远的称为后富山村。

    村里的老人说,后来富家人迁至别处,至清末村里已无富姓人居住。不过村北仍留有富家老坟,20世纪60年代,还有富家后人前来上坟,后因修建梯田和水利灌溉设施,现已毫无踪迹。

    ■人文自然

    前富山村位于葛寨乡政府所在地南4公里处,耕地面积3400亩,有800户3340口人。目前村里主要有三大姓氏,分别是赵、乔、张,据记载先后于明末清初、清康熙年间前后迁到此处居住。村北有两块地,被村民们称为“西花园”、“马场”,分别有百十亩,据说因曾是富家人生活的遗址所在而得名。

    ■今日前富山村

    进入前富山村,我们看到路两侧尽是红薯田。该村村干部乔冠侠说,村里种红薯的历史已有百年。因为村子属于丘陵旱地,常年干旱且土地贫瘠,过去的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便以种植耐旱、高产的红薯来充当主食,这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该村红薯种植得多,红薯加工也较别处开始得早。“据父辈们讲,20世纪20年代,村里就有人开始生产粉条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加工规模才开始扩大。”乔冠侠说,生产粉条已经成为全村人的致富门路。

    前富山村的红薯粉条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不仅柔韧、爽滑、久煮不糊,而且采用优质红薯淀粉生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备受市场欢迎。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富山村的粉条就已经很有名气,还曾获“粉条专业村”的称号。

    乔冠侠说,用粉条淘得第一桶金是在1979年。当时本地的粉条价格每公斤卖到0.8元,有人打听到外地市场缺货,他便租车拉了5000多公斤粉条去了西安,一部分以每公斤1.12元的价格卖给了粮管所,另一部分在市场上零售,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被一抢而光。“5天时间,扣除车费和生活费,每个人分了106元,抵上当时公职人员3个多月的工资!”至今想起这事儿,乔冠侠仍然很自豪。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们纷纷利用红薯资源和传统工艺优势增加收入。村里家家户户种植红薯、生产粉条,用架子车、拖拉机拉到附近村庄、乡镇的市场上去卖,还有些卖到了洛阳和周边城市。前富山村粉条名声在外,但经济效益一度不佳。

    2004年,葛寨乡党委提出发展红薯粉条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提高村民收入。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统一设计、印刷包装箱,并联系外地客商,拓宽销路。当时散装粉条的市场价为每公斤4元,而粉条装箱后,一箱5公斤的粉条价格是36元,一批卖到郑州的粉条更是以每箱45元价格成交。

    第二年,村里注册了前富山村商标,走上了品牌化发展道路,并陆续带动周边的后富山、陡沟、沙园、黄粱、王庄等村庄种植红薯2000多亩,先后建成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豫西万亩脱毒红薯种植基地,红薯粉条加工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目前,前富山村每年向全国销售红薯粉条近百万公斤。在一些城市,“前富山粉条”被摆上了超市的货架,云南、新疆等较远的地方还通过空运邮购粉条。

    谷雨前后栽种,霜降过后收获,红薯收获之后便是该村一年最热闹、最繁忙的时候。该村党支部书记乔永坤说,村民们一家一户收获鲜薯做成淀粉、晒干,等天冷后,就由十几家村民共同搭伙支起一口大锅,采取流水线作业,相互帮忙,轮流下粉。这段时间大概要持续一个半月,其间,村里路边空地、平房顶上,随处可见支起的粉条架子。

    乔永坤给我们粗略算了笔账:1亩地产红薯2000公斤,生产粉条300公斤,按每公斤16元销售,除去所有成本,可净赚3000元左右。就是说,一户种植六七亩红薯的话,忙活一季下来,平均能挣两万元左右。“这几年,村里每年都能新添好几辆小汽车,现在全村的小汽车不下100辆!”乔永坤说。 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赵怡 文/图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1. ·建业定鼎府六期工人稀稀拉拉,..
  2. ·自来水费收取时增加5元垃圾费..
  3. ·孟津分局工资,社保,医保,能..
  4. ·树木被刮倒存在安全隐患
  5. ·孟津区中央花园多年楼房(多层..
  6. ·河洛中学门口移动小商贩就没人..
  7. ·三山村安置房钥匙被工作人员弄..
  8. ·观山悦什么时候能完成联合竣工..
  9. ·新安县城北云珑上院燃气什么时..
  10. ·瀍河区购房补贴到底什么时候发..
  11. ·裴村是不是又有拆迁计划了
  12. ·举报闯红灯违法行为
  13. ·森林国际后门这段路灯 整天晚..
  14. ·关于涧西文旅的建设提议

≡ 聚焦河洛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河洛文苑 ≡

      ≡ 公益慈善 ≡

        ≡ 精彩生活 ≡

        1. ·南阳~平顶山三天二夜游玩纪实照
        2. ·汝州市大峪乡邢窑村观赏野杏花一
        3. ·岗岭蔚蔚春风扬 ——再过巩义竹
        4. ·大美洛阳:偃师缑氏镇观百年野杏
        5. ·【等高线】杏花烂漫-紫云山春游
        6. ·洛阳野外的画眉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摄影天地 ≡

        1. ·【光影瞬间】片片油菜花 幅幅风
        2. ·3月23日星期天诸葛镇油菜花开了
        3. ·花开迎春
        4. ·【光影瞬间】太湖佳绝处 毕竟在
        5. ·满园春色关不住,中国国花园等你
        6. ·牡丹花开在王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