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粉条 |
|
■往事如烟
前富山村得名源于村南的富家山。此山大有来头,与北宋名相富弼有关。
富弼是洛阳人,历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为三朝元老。他少年笃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被誉为“洛阳才子”,被范仲淹誉为“王佐之才”,曾与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等同朝共事,被一代名相、著名词人晏殊看重,纳为女婿。
富弼为政清廉,好善嫉恶,虽官居宰相,但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他曾两度出使契丹,巧妙化解宋辽紧张关系,使得双方十年不见战事,被天下人称赞。
富弼至80岁逝世,葬于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的史家屯,近年其墓葬被发现。
相传北宋时期,富弼的一位亲戚就住在今前富山村附近,富弼常来探望。一次,他站在伊河边张望,见村南一段丘陵地势较高,称其为山,当地人便纷纷附和其为“富家山”。而山脚下的两个村子,离山较近的称为前富山村,稍远的称为后富山村。
村里的老人说,后来富家人迁至别处,至清末村里已无富姓人居住。不过村北仍留有富家老坟,20世纪60年代,还有富家后人前来上坟,后因修建梯田和水利灌溉设施,现已毫无踪迹。
■人文自然
前富山村位于葛寨乡政府所在地南4公里处,耕地面积3400亩,有800户3340口人。目前村里主要有三大姓氏,分别是赵、乔、张,据记载先后于明末清初、清康熙年间前后迁到此处居住。村北有两块地,被村民们称为“西花园”、“马场”,分别有百十亩,据说因曾是富家人生活的遗址所在而得名。
■今日前富山村
进入前富山村,我们看到路两侧尽是红薯田。该村村干部乔冠侠说,村里种红薯的历史已有百年。因为村子属于丘陵旱地,常年干旱且土地贫瘠,过去的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便以种植耐旱、高产的红薯来充当主食,这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该村红薯种植得多,红薯加工也较别处开始得早。“据父辈们讲,20世纪20年代,村里就有人开始生产粉条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加工规模才开始扩大。”乔冠侠说,生产粉条已经成为全村人的致富门路。
前富山村的红薯粉条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不仅柔韧、爽滑、久煮不糊,而且采用优质红薯淀粉生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备受市场欢迎。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富山村的粉条就已经很有名气,还曾获“粉条专业村”的称号。
乔冠侠说,用粉条淘得第一桶金是在1979年。当时本地的粉条价格每公斤卖到0.8元,有人打听到外地市场缺货,他便租车拉了5000多公斤粉条去了西安,一部分以每公斤1.12元的价格卖给了粮管所,另一部分在市场上零售,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被一抢而光。“5天时间,扣除车费和生活费,每个人分了106元,抵上当时公职人员3个多月的工资!”至今想起这事儿,乔冠侠仍然很自豪。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们纷纷利用红薯资源和传统工艺优势增加收入。村里家家户户种植红薯、生产粉条,用架子车、拖拉机拉到附近村庄、乡镇的市场上去卖,还有些卖到了洛阳和周边城市。前富山村粉条名声在外,但经济效益一度不佳。
2004年,葛寨乡党委提出发展红薯粉条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提高村民收入。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统一设计、印刷包装箱,并联系外地客商,拓宽销路。当时散装粉条的市场价为每公斤4元,而粉条装箱后,一箱5公斤的粉条价格是36元,一批卖到郑州的粉条更是以每箱45元价格成交。
第二年,村里注册了前富山村商标,走上了品牌化发展道路,并陆续带动周边的后富山、陡沟、沙园、黄粱、王庄等村庄种植红薯2000多亩,先后建成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豫西万亩脱毒红薯种植基地,红薯粉条加工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目前,前富山村每年向全国销售红薯粉条近百万公斤。在一些城市,“前富山粉条”被摆上了超市的货架,云南、新疆等较远的地方还通过空运邮购粉条。
谷雨前后栽种,霜降过后收获,红薯收获之后便是该村一年最热闹、最繁忙的时候。该村党支部书记乔永坤说,村民们一家一户收获鲜薯做成淀粉、晒干,等天冷后,就由十几家村民共同搭伙支起一口大锅,采取流水线作业,相互帮忙,轮流下粉。这段时间大概要持续一个半月,其间,村里路边空地、平房顶上,随处可见支起的粉条架子。
乔永坤给我们粗略算了笔账:1亩地产红薯2000公斤,生产粉条300公斤,按每公斤16元销售,除去所有成本,可净赚3000元左右。就是说,一户种植六七亩红薯的话,忙活一季下来,平均能挣两万元左右。“这几年,村里每年都能新添好几辆小汽车,现在全村的小汽车不下100辆!”乔永坤说。 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赵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