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华夏正声汉乐府 推陈出新百戏兴
漫谈称谓
上孤灯村:孙膑庞涓斗智 后者殒命“孤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1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华夏正声汉乐府 推陈出新百戏兴
□本报记者 王文斌 文/图
东汉樽上三人倒立杂技陶俑
汉代彩绘陶抚琴俑
汉代彩绘陶乐舞俑
    核心提示

    作为西汉时期的繁盛之地、东汉时期的国都,洛阳见证了中国音乐在这四百多年间的发展历史。汉承秦制,乐府机构得以沿承,其间,乐府机构广泛从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域音乐中汲取营养,相和歌、鼓吹乐等艺术形式不断丰富、完善;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百戏成为当时世俗生活的象征,对后世的乐舞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皆因汉乐府 华夏有正声

    秦在宫廷设置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负责搜集整理各地民俗音乐,同时为秦王朝创作歌功颂德的乐舞。

    汉承秦制,乐府机构得以沿承。至汉武帝时,乐府得以大规模扩充,得到空前发展,以至于后人认为汉武帝时才设乐府。

    作为宫廷音乐机构,汉乐府的主要任务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赋编配成曲,并编创歌舞用于宫廷演出。由于当时古雅乐日渐式微,民间俗乐俗舞广受统治阶层欢迎,因此民间歌曲及外来音乐成为当时乐府制配乐曲的主要来源。

    汉武帝时,乐府采集各地各类歌诗,并设立了专门的采诗制度,史载有“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涉及全国各个地区,是我国古代史上仅次于周代的地方音乐采集、整理活动。

    西汉时,乐府机构庞大,至汉武帝时鼎盛一时,仅乐工就达千人。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赞曰:“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谷川为之荡波。”

    在汉乐府中,人员分工精细:有负责管理乐工的“仆射(yè)”,有选读民歌的“夜诵员”,有专做测音的“听工”以及负责乐器制作维修的“柱工员”“绳弦工员”;表演方面,有表演祭祀乐的“郊祭乐员”,有演奏各地民乐的“邯郸鼓员”“江南鼓员”等,有演唱地方民歌的“蔡讴员”“齐讴员”等,此外还有表演各地百戏的演员和演奏各种乐器的演员。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技艺精湛,经验丰富。汉乐府借此博采各地民间乐舞,荟萃全国音乐人才。正因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才最终创造了被后人称为“华夏正声”的乐府音乐。

    汉哀帝继位后,诏罢乐府,东汉时期乐府机构也未能复设。尽管如此,汉乐府的广采博纳和积累,丰富了两汉音乐的艺术品类,完善了音乐艺术体系,对汉文化影响颇巨。

    2 精彩相和歌 别样鼓吹乐

    相和歌是汉代出现于我国北方的民间谣曲,最早是没有伴奏的民间歌谣,称“徒歌”;后演化为“一人清唱,众人帮腔”,称“但歌”;随后在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基础上加入丝竹乐器演奏,并有人击节而歌,由此形成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持节者歌”的成熟表演形式。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相和歌又逐步与舞蹈、器乐表演相结合,构成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称“大曲”或“相和大曲”。“大曲”集器乐演奏、诗歌演唱和舞蹈表演于一身,是最能体现当时艺术水平的乐舞表演形式。后来,它又脱离歌舞,成为纯器乐合奏曲,称“但曲”。“大曲”和“但曲”是相和歌的高级形式。

    当时诞生了不少出色的相和歌作品,如《东门行》《陌上桑》《白头吟》等,它们多产生于东汉后期,题材广泛,形式新颖,主题鲜明,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鼓吹乐在秦汉时得名并发展起来,是一种以鼓、排箫、笳、角等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音乐合奏形式。它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出入弋猎,旌旗鼓吹”,是财力和权势的象征。传入中原后,鼓吹乐被宫廷采用,用于军乐、仪仗、宴乐中,并在宫廷、民间音乐活动中产生了多种新形式,并流行于南北各地。

    两汉时,统治者非常看重鼓吹乐,起初仅供皇室专用,随后才将它作为特殊恩赐之物,赏给臣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鼓吹乐在民间音乐活动中也被广泛吸纳和应用,渐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在民间的喜庆宴会、迎神祭祖、婚丧嫁娶等场合都广被应用。后世各地出现的鼓吹乐、吹打乐都与鼓吹乐有渊源。

    3 翩翩汉乐舞 百戏多奇观

    先秦的乐舞传统、春秋战国民间歌舞的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大规模搜集各地民间乐舞,都为汉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域之风吹进中原,也对汉代舞蹈的内容和技艺有所影响。汉代舞蹈因此达到了新的高度。

    汉代舞蹈分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自娱性舞蹈不看重舞技,重在抒发个人情感。它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己起舞,以抒发个人情绪或互相娱乐;一种则是“以舞相属”,类似于交谊舞,多是主人先起舞,再邀请宴会上的最尊贵的人或最亲近的人起舞,被邀请者必须以舞相报,否则被视为无礼。

    表演性舞蹈分雅乐舞蹈和杂舞。雅乐舞蹈主要用于郊庙、朝飨等庄重场合,代表作有“灵星舞”“巴渝舞”。这些都是群舞,编排有序,队形整齐规范,通过协调一致的律动表现群体的力与美。杂舞则多用于宴会场合,往往起源于民间舞蹈,经宫廷加工创作,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舞蹈形式,著名的剑舞、巾舞、长袖舞都属于此类。

    百戏在两汉也得以充分发展。在先秦时,百戏被称为“角抵”,原是角力比武的项目,战国时逐渐增添了戏乐内容,后又发展至角抵俳优同场演出,至汉代,其表演形式日益丰富,包括歌舞、杂技、马戏、幻术等门类的表演。

    杂技是百戏艺术体系的中心环节。汉代,杂技的表演形式已经十分丰富:倒立、柔术、筋斗等形体技巧类杂技,跳丸、弄剑等抛掷技巧类杂技,扛鼎、舞轮等显示力量类杂技,都卢寻橦(tóng)等高空长竿类杂技……这些都对后世杂技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幻术是百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的幻术多与神仙思想有关,善于营造神秘氛围;西域传入的幻术则较为惊险,如“吞刀”“吐火”“自肢解”等。两者有机融合,堪称百戏奇葩。

    此外,“象人戏”“俳优戏”的发展也为百戏注入新的元素。前者是指由人乔装的动物戏、神仙戏或人物戏,它与幻术有机结合。后者的形式则为俳优讲唱诙谐、滑稽的节目,多含讽刺,惹人发笑。

    散乐百戏最能体现汉代乐舞繁盛面貌,甚至在洛阳多处汉墓出土的陶俑,也多以歌舞百戏为主题,活力洋溢,奔放自由,俨然当时世俗生活的写照。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