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965:洛阳牡丹育种开启新篇章
岁末巧理财 理出好钱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2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1965:洛阳牡丹育种开启新篇章
    核心提示

    1965年年底国民经济调整全面完成。这一年,洛阳现代工业初具规模,商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生产得到恢复。《洛阳志》记载,全市共113317户总人口61.8万,城市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支出为223.67元。

    《洛阳日报》启用新报头

    1965年1月1日,中共洛阳市委机关报《洛阳日报》启用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报头。

    《洛阳日报》前身为《新洛阳报》,创刊于1948年4月9日,最初为8开2版,后增为4开4版,日发行量只有600份。1949年8月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的决定,《新洛阳报》停刊。

    1955年1月1日,《新洛阳报》复刊,并更名为《洛阳日报》。当时《洛阳日报》的报头是从影印的《鲁迅日记》中拼合而成的。1959年1月26日起,《洛阳日报》改用郭沫若题写的报头。1961年2月1日,因国民经济困难,纸张供应紧张,《洛阳日报》再度停刊,当时发行量已逾万份。

    1964年,国民经济逐步好转,5月1日,《洛阳日报》复刊。复刊号采用套红印刷,4开4版。此前,在复刊筹备阶段,洛阳日报社完成了第五次迁址,搬至定鼎南路,这是洛阳日报社截至目前办公时间最长的社址。

    1964年12月,在洛阳日报社同志去信请求下,毛泽东主席为《洛阳日报》题写了报头。

    1972年7月26日,洛阳日报社编制被取消。报社印刷厂改为市革委印刷所。直到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才再次复刊。

    工业持续发展

    “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受“左”倾思潮的严重影响和自然灾害的袭击,加上援洛苏联专家单方撤走,洛阳工业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从1961年起,洛阳工业进入艰苦的调整时期。经过调整,到1965年,国有大企业首先走出低谷,地方工业逐渐恢复生机。

    这一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完成的“电渣堆焊新工艺”和“铁铝锰耐热钢”两项成果分获国家发明奖,洛阳轴承厂2.066米特大型齿轮轴承试制成功,洛阳棉纺织厂续建全部投产,洛阳铜加工厂全面建成投产……

    随着国有大企业的发展,我市地方工业迅速成长起来。1965年,河南省第一个小型化肥厂——年产2500吨合成氨化肥的偃师化肥厂建成投产,标志着洛阳的化肥工业起步;这年冬天,冶金部在新安县兴建年产40万吨的铝矾土矿,初定名为新安铝矿,后改为洛阳铝矿;沈阳矿山机械研究所迁至洛阳,与洛阳矿山机械厂产品设计科合并组建洛阳矿山机械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机电部洛阳矿山机械研究所……

    到1966年上半年,洛阳市拥有工业企业375个,职工21万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并建起石油化工、电子工业、汽车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门类,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阳牡丹选育新品种

    1965年,洛阳园林工作者开始牡丹新品种选育工作。

    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洛阳,做出了“抢救洛阳牡丹”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洛阳园林工作者拉开了牡丹科研攻坚战的序幕。到1975年,在王城公园和西苑公园选育出牡丹新品种44个,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180个。牡丹种植范围,从公园扩大到机关、厂矿、学校和街心花坛,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1982年,洛阳市政府制定了牡丹文化发展战略,提请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确定每年4月15至25日为“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起,洛阳牡丹花会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2010年11月,经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洛阳牡丹花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成了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社会生产的根本目标。1965年,洛阳市物价也在大升大降中渐趋稳定和回落。

    这年春天,伴随着商业体制调整,洛阳百货采购供应站与洛阳市百货公司下属的大、小百货及文化用品批发部合并为洛阳百货采购供应站,下设大百货、小百货、文化用品3个批发部,1个缝纫机、钟表、眼镜专业商店。

    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及化纤布大量上市,人们的服装质料得到丰富,服饰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在1965年,洛阳市每人每年布证增至16市尺(1市尺合0.33米),主要是棉布和化纤布。

    同时,广大群众日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据洛阳市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资料记载,1965年,人均全年用于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为22.89元,其中人均购买文娱用品、书报杂志等费用支出分别为9.11元、5.91元。

    也是这一年,在洛阳街头,开始出现机动三轮车,此后逐年增加,人力三轮车相应减少。

    (感谢洛阳地方史志办公室提供史料帮助)

    本报见习记者 武怡晗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