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兵 摄 粉彩湖光春柳罐(清) 唐代诗人储光羲的《送恂上人还吴》说:“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这首诗作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当年正月,唐玄宗在洛阳主持了进士科考。客居洛阳的江南学子储光羲进士及第,他的朋友、一代高僧恂上人受诏入宫讲法后,南归吴郡,储光羲与他咏诗话别。他赞美了唐都洛阳户户花开,清清的洛河水边杨柳垂堤。古代“杨”“扬”二字通用,春风拂柳树,如绿绦飞扬,故柳树也被称为杨柳。 |
|
□郑贞富
开栏语
思接千载河洛间,心潮逐浪论古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洛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发展文化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本版今起推出新栏目《河洛广记》,力求以全新视角品味洛阳历史、以独特角度解读河洛文化,以期对洛阳发展文化产业有所裨益。
本栏目由郑贞富撰稿。郑贞富,洛阳老城人,知名历史学家和著作家,现任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编纂了《洛阳大典》《洛阳通史》《黄河小浪底丛书》等一批大型论著。郑先生也是一位知名的文化产业策划人,担纲策划了周南驿、莲花岛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
核心提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咏柳》千古流传,在读者心中摇曳着柳树的风姿。柳树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他们写下了大量咏柳诗句。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芽亦可入茶入菜,几千年来,柳树已融入河洛文化的方方面面。
1 洛阳栽培历史久
“临河皆种柳,无岸不垂杨。”这是隋唐大运河的特色之一。洛阳作为大运河的中心,河湖如织,柳林烟笼。柳树作为保持水土、固沙护堤、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在洛阳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柳文化现象。
柳树在洛阳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夏代。在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距今约3800年)的古河道地层剖面中就发现有柳属花粉。
《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历法专著,是夏王朝末期在都城斟 (今偃师二里头)成书的。《夏小正》载:“正月柳稊。”就是说正月里,柳树新长出了嫩芽,这表明当时柳树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建都洛阳的周王朝,有着森严的等级,规定平民百姓去世后,不准封土成坟,仅在埋葬地种植柳树;还设有专门官员,负责柳树的种植和管理。
在东汉洛阳的皇家园林和贵族庄园中,开河引水,植柳造景,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成了洛都春天美景。
隋炀帝营建的东都洛阳,建筑规范整齐,榆柳交荫,通渠相注。他在宽政坊建立榆柳园,这是培植榆树和柳树的皇家植物园。他开凿大运河,并派人在运河两岸广植柳树,凡是参加植树者,都赏绢一匹。岸边的柳树既可以加固河堤,又可以为拉船的纤夫遮阴。在他的倡导之下,几年时间运河两岸便绿柳成行,河清堤固。而以洛阳为中心修建的帝国驿道,则是柳槐并植,林带绵延万里。两京驿道上的宜阳柳泉驿,更是以林茂泉丰而著名。
自此以后,杨柳成了河洛大地最重要的绿化树之一,形成了不少赏柳的名胜。如伊、洛二水在偃师交汇,河川沃野,田畴渔歌,夹河柳荫,风光旖旎,“南郊桃柳”成为偃师八景之首。
2 曼妙风姿入诗画
柳树因其独特的自然美感,自古就是画家的表现题材,成为入画的对象。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没有来过洛阳,但他根据曹植名篇《洛神赋》而创作的《洛神赋图》卷中,那青青的河边柳,正是人神相会的背景风物。可见,洛河柳和洛神是一代画圣对旧都最深的牵挂。
魏晋的洛阳,垂柳荫下,成了文人聚会吟咏之所。“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石崇的金谷园花木繁茂,柳树却独领风骚,二十四友的名篇佳作,不知道有多少来自杨柳的启发。
魏文帝曹丕的《柳赋》是写洛阳杨柳的传世名篇,开篇就说:“伊中域之伟木兮,瑰姿妙其可珍。”意思是说,洛阳的大柳树,树姿妙美。曹丕说,他在皇宫种了一株柳树,“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他认为柳树“含精灵而奇生兮”“信永贞而可羡”,不仅是神树,而且有诚信、坚定的品德。千唐志斋十五号窑洞里,有明清时期号称神笔的王铎所书之大幅中轴《柳花》《柳条》诗,诗书双绝。
3 折柳送别情意浓
古代洛阳有插柳的风俗,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人们认为柳可以驱鬼,而称之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古人认为,洛阳是柳树神的洞府。唐志怪小说集《潇湘录》说,唐顺宗时,睢阳书生贾秘在洛阳城边遇到了柳树精等七个树神,柳树精说:“我这个风流的名字,闻于古今。我只恨隋炀帝不回来,没人知道我。令人高兴的是,我的柳絮飞扬就有才子咏诗,我的叶子还嫩就有佳人学画。”《乾巽子》说,唐德宗时,洛阳铜驼坊,有一个隐士叫薛弘机,他常与柳树神唱歌吟诗。这种对柳树的神化,进一步助长了对柳树的崇拜之风。
储光羲与恂上人咏诗相送的地方是洛阳城外的夕阳亭,这里从汉代起就是“折柳赠别”的地方。“折柳赠别”习俗起源于《诗经》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舍难分、不忍离别的心意。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枝》曲,也会触动离情别绪。
隋炀帝时期,洛阳有民歌《杨柳枝》,唐代经过演变而成为“洛下新声”。白居易的诗《杨柳枝》就写道:“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4 千年传承柳文化
几千年来,柳树已融入河洛文化的方方面面,如龙门石窟药方洞中,刻有用柳枝叶治病的药方。《龙门胜概》图刻石中,在东山岸边的草丛里,刻一手持横笛于牛背上的牧童,加之岩边的丛丛垂柳和山上茂密的灌木,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静态伊阙风光图,一幅“莫如禅”的奇妙景象跃然石上。
柳芽可入菜入茶,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说:“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现在洛阳不少古家具、匾额为柳木,也存有不少柳编文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洛阳传世的明清瓷器中,有不少是以柳树为题材的,馆藏清代粉彩湖光春柳罐、清代清花五柳瓶就是其中的精品。
柳树是“中域伟木”“天邑精灵”,它把柔韧和坚强馈赠给洛阳,最终融入千年帝都的气质和魂魄之中。洛阳有必要在洛河、伊水之滨建立柳文化博览苑,同时也要将柳编工艺等柳文化产品进行认真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