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下邳陈登
这里先把刘备放在一边,说一个纵横于各诸侯之间的家族。这个家族的主事者是一位年轻人。他穿梭于东方诸雄之间,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倾全力保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这便是下邳(pī)陈家,那位年轻的主事者便是陈登。
陈登25岁举孝廉,任东阳长,是个出身士族却有奇谋诡略的特别人物。
由于同是公族子弟的关系,陈登之父陈珪与袁术应该是老相识,而陶谦入主徐州不可避免地也需要下邳陈家的支持。
于是初平年间,下邳陈家便游走于陶谦和袁术的联盟之间。陈珪被任为沛相,坐镇两强间的沛国;陈登任徐州典农校尉,负责辟土种粮,可谓一门风光。
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下邳陈家开始面临路线上的挑战。
其一是来自于徐州内部丹阳势力的威胁,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其二则是袁术称帝的野心,这使得以忠义自诩的下邳陈家相当反感,决定加以反制。因此在往后数年中,“制袁术,抑丹阳”便成了下邳陈家的主要路线。
这或许也是陈登力挺刘备上位的原因之一,要对抗袁术,又不能依赖曹豹的丹阳兵将,放眼整个徐州,好像也就只有刘备有这种能耐了。
但由于刘备来自于社会底层,陈登则属于士族阶级,两人在某些观念与行事上差异太大,以至于无法妥善共事。事实上,在刘备入主徐州的一年多时间里,陈登几乎销声匿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在刘备帐下不受重用的情况。
对陈登来说,他本身受不受刘备的重用是一回事,重点在于刘备是否能发挥“制袁术,抑丹阳”的作用,结果刘备让陈登大失所望。
陈登很快就发现,勇猛善战、轻于决策的吕布,其实是比刘备更好的一枚棋子。但陈家也看出吕布绝非优质股,不值得花心思投资,于是当陈登奉吕布的命令出使许都时,便吃里爬外地和曹操达成灭吕共识,并受任为广陵太守。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东征吕布,陈登率广陵部队助战围攻下邳,最终杀吕布于白门楼。此战之后,陈登被封为伏波将军,位阶远高于曹操帐下将官。
隔年,袁术病死,正式解除下邳陈家的心头大患,陈家便改以广陵为根据地,开始打起江南孙家的主意。陈家数次联系吴越一带豪帅侵扰江东大后方,对孙策、孙权势力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牵制,在匡琦一役中,陈登更是大破来犯的孙家军,给江东小霸王带去了军旅生涯中唯一的失败。
稍后陈登改任东城太守,广陵民众纷纷举家相随。可惜陈登39岁时,因为吃了太多的生鱼片,得寄生虫病而英年早逝。史书上记载,陈登年少时候便得了这种病,虽经名医华佗诊治,但并未去根,直到39岁时旧病复发,而“佗不在”,无人可治,溘然长逝。
对于陈家来说,陈登的死是个重大打击,陈家也因后继无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6 家长自省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他能够推动父母更好地体验生命的美妙。
本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最懂教育女儿,也以为自己最适合教育女儿,因为我有那么多的理论,也有那么迫切的一颗心:想做得比我妈妈好,不想让女儿重复我小时候的伤痛。所以,当我按书上的教育理论去教育女儿时,我一直很自信。女儿5岁时,我把她放在我同学家里小住了几天,当她跟同龄的潘天在一起玩时,我的同学,潘天的妈妈,看到了很多我没有看到的东西。
当我从外地赶回来时,潘天的妈妈很认真地问我:“你对女儿的管教是不是太严了?”原来女儿在她家小住的这几天,她发现女儿在跟潘天玩的时候,显得很紧张,还有每当她拿出好吃的东西给女儿时,女儿的第一反应总是“不要”,但又眼巴巴地看着,当再把这吃的拿给她时,她会一边吃一边说:“不要告诉我妈妈哦。”潘天妈妈说:“跟潘天比起来,她显得太懂事,不像一个5岁的小孩子。”我知道女儿感冒、发烧还没好,又来到一个陌生的家庭,爸妈又不在身边,孩子的紧张是可以理解的,但女儿表现出超年龄的克制却让我警醒:我是不是忽略了这么大孩子的需要,给了她太多要求和限制,让她很难做到身心合一和放松?
老同学的提醒,对我犹如棒喝。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提醒我教育的局限和不足,也是第一次提醒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我听进了她的提醒,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尽管我内心有那么强烈的想做得比我妈妈好的动力,但我在不知不觉中复制了妈妈对我的教育方式。表面看起来我比妈妈要民主得多,对女儿很宽松,但我骨子里仍有很多深层的信念控制着我的行为。比如“孩子不能惯”“小女孩儿不要太注重外表,讲究穿衣打扮的孩子,会没有心思学习”等等,这些信念让我对待女儿过分严厉,对她有很多要求,给她立下很多规则。
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复制着妈妈的教育方法。当然,这其中也是爱,可并不是理智的爱,是一份无意识中被控制的信念的循环,是我不接受妈妈的教育方式而产生的补偿心理,我陷入了想超越却被动模仿的矛盾旋涡里。反思让我开始从客观的角度去观察女儿,观察我和女儿的互动,我在她的紧张、尴尬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在教育女儿时,更像妈妈对待童年的自己。我似乎并不是一个妈妈,而是一个受伤的小女孩儿,带着怨气,赌着气照顾另一个正在长大的小女孩儿。
我在她的眼中读到了紧张和害怕。这些发现让我开始焦虑,我看到了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焦虑越多,越容易关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我又无力改变,这又会增加我的焦虑和压力,不知不觉间,我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