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9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正在成为展示千年帝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在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
最近,一则“洛阳博物馆办起汽车团购会”的帖子引发网上热议,甚至引起了新华社的关注。博物馆的公益性与商业化之争再度走入公众视线。
汽车团购会“闯”进博物馆
7月21日,拥有40余万件馆藏文物的洛阳博物馆内人声鼎沸、歌舞喧天。
一位身在现场的网友在微博里描述了当时的场景:“博物馆大厅居然成了国内某品牌汽车的大型商业促销场地,劲歌狂舞,喧嚣的噪声充斥了每一个文物展厅……”
“这哪里像一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另一位市民愤怒地回忆道,“一群来中国参加中美暑期夏令营的国外学员,当时就站在博物馆文物展厅门口,看着热闹的大厅,一脸的迷惑。”
网络上迅速形成焦点话题,网友们的评论几乎一边倒——“如此文化殿堂却成了广告代言的场所,悲哀!”
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赞同的声音很微弱,但并非没有。
网友“洛阳情结”说,博物馆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大城市司空见惯,免费开放的洛阳博物馆是公益性的大众博物馆,理应向经济发达城市的博物馆学习,开发第三产业,做强自身,也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吃不饱”? “自我造血”!
洛阳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产业开发中心,是本次车展的组织者。该中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坦承:“我们就是利用馆里的资源,搞三产开发,以弥补经费上的不足。”
早在2007年8月,还在中州中路原址的洛阳博物馆就开始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博物馆迁入新址,总面积扩大20倍,各种投入随之大增。有关负责人曾算过一笔账:在采暖季,博物馆一天的采暖费就上万元;馆内在编和聘用员工总数近200人,各项支出加起来,全年的运营费用以千万元计。
面对生存需求,仅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显然“吃不饱”。而类似的“财政赤字”,在洛阳的其他博物馆也同样存在。
怎么办?利用自身资源“自我造血”!
拥有“公益性”标签的博物馆,产生了“商业化”的冲动,而各自的探索之路不尽相同。如洛阳博物馆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与产业开发中心,定鼎门博物馆则有过把门前广场办成啤酒广场的“探索”。
“商业化”并非原罪
“商业化本身不是原罪。”针对“车展事件”,我市文博系统的一位资深专家认为,博物馆从事营利性活动合理合法,问题出就出在具体操作过程没有把控好细节,同时缺乏一个规范化的运作机制。
“在博物馆内举行这样的活动还是比较少见的。”河南省文物局有关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严格的规定来说明公益性博物馆是否可以开展商业活动,具体情况要根据博物馆自己的规章制度,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审批。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博物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结合本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也就是说,博物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并不意味着其只能由政府包办,不能从事经营性活动。
有专家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大多是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博物馆在经营中发展自己,已是当今潮流。
来自另一古都的启示
看来,商业活动和博物馆的公益性并不矛盾。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又要谨慎界定好两者的“合法边界”,不让过度商业化冲淡公益性的本色。
那么,什么样的商业活动才是适合博物馆的呢?《博物馆管理办法》中没有明文规定,国内也尚未有成熟的运营模式。
同为古都的杭州,或许能给洛阳以启发。除了由财政补贴门票损失,杭州市鼓励免费开放后的大小博物馆根据自身定位,积极探索开发衍生产品的发展道路。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办了亲子陶艺中心,家长带着孩子,在参观完毕后亲手捏一把陶泥。这项活动每周的报名者都排得满满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靠风味茶楼、风俗茶苑等,打造“参观·休闲”招牌。游客在参观完中国茶叶史展览后,可以走进茶楼,品茶、看茶道表演……
杭州的“试水”,有借鉴意义:“找市场”与“找市长”并不矛盾!只是“找市场”,要找得自然、找得贴切、找得有文化、找得有创意。如此,这次洛阳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商业化之争论,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