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漕运总督衙门遗址 |
| 采访团成员在中国漕运博物馆内采访 |
| 采访团为淮安文物部门送上来自洛阳的礼物 |
|
漕运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对于维持中央政府政治、经济、军事的正常运转有着巨大的意义。作为沟通南北漕运的交通“咽喉”,淮安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近日,采访团一行抵达有“运河之都”美誉的江苏省淮安市,探寻淮安城漕运的兴衰脉络。
辉煌的中国漕运史
漕运造就了淮安的繁荣。明清时期,全国漕运的最高管理机构——漕运总督衙门,就坐落在淮安古城(现淮安区)中心位置。
如今,那座宏伟壮观、掌管明清经济命脉的中央直属衙门已毁于战火。在漕运总督衙门遗址上建起的我国目前唯一反映漕运主题的中国漕运博物馆,向世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漕运史的繁盛与辉煌。
走进博物馆序厅,一个180度巨幅投影卷轴为我们呈现出漕运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原貌。影片从春秋时代开始,吴王夫差为北伐齐国,和晋国争霸中原,开凿邗沟;隋炀帝为加强对南方控制,开凿出通济渠;明清时期,运河已成为当时漕运主干河道,两岸繁华富庶……
在历史厅,有一组清江造船厂彩塑,工人们正按照各自分工制造一艘漕船。博物馆讲解员李欣儒介绍,明永乐年间,由于大运河漕运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内河漕船,朝廷在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区)办起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从而使清江浦出现历时近400年的造船业繁荣盛况。这一组彩塑,正是当年盛况的生动反映。
在淮安厅的一个橱窗内,静静地安放着从河下古镇龙泉窑瓷片堆积遗址发掘的上万片瓷片。李欣儒说,2008年,考古人员在淮安市楚州区(今淮安区)河下古镇发现了一处大型元、明龙泉窑瓷片遗址,出土了11万片21.8吨龙泉窑青瓷片,其中不乏龙泉窑中的精品瓷。龙泉窑瓷器产于浙江省龙泉县,如此多的龙泉窑瓷器集中到淮安,充分展现了漕运的庞大体系,见证了淮安重要的漕运枢纽地位。
“流淌了几千年的古老运河,承载着一个庞大的漕运帝国,同时也哺育了运河沿线几十个城市。”大运河申遗中国行活动志愿者、洛阳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营销部华中一区营销总监童本琦深有感触地说。
大运河的漕运中枢
“我们可以将‘漕运’简单地理解为‘官方组织的公粮水运’。”淮安市淮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诚说,在古代,如果没有漕运,就很难进行大规模长距离的粮食调运,如果靠人力和畜力运输,一路上边运边吃,那么可能还没运到,粮食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漕运则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转运,同时漕河沿线每年有数千艘漕船运送粮食,这对国家的人心安定是大有裨益的。
为何全国最高级别的漕运管理机构会选址淮安?李诚介绍,首先,淮安位于黄河、淮河与运河的交汇处,是大运河的漕运中枢,也是保证漕运畅通的关键。其次,这里的常盈仓是明朝时期特大型漕粮中转仓,可容纳150万石漕粮,当时被称为“天下粮仓”。再次,淮安清江造船厂是全国最大的漕船制造基地,船厂绵延11.5公里,工匠有6000多人。此外,位于板闸镇的淮安榷关,明清时期的常关税居全国首位,有“天下第一关”之誉。
“古时,千万艘粮船至淮安区,由末口入淮北上。粮船卸载之后,再从河下装满盐运往南方各地。这样,既解决了北方粮米缺乏之苦,又大大缓解了南方粮食年年丰收却食用不完,米价很低,百姓苦于‘米赢而钱绌’的窘境。”李诚说,南粮北调、北盐南运都要途经淮安区,使淮安区成为漕运、盐运集散地,客观上形成了在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
伴随漕运的进行,明清时期的淮安发展达于鼎盛,有淮城、河下、河北、板闸、钵池、清江浦、王家营、西坝、韩城、杨庄、马头、清口等十多个城镇,“夹岸数十里,街市栉比”,人口密集,“三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成为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大都市。
兴也运河 败也运河
“当年,淮安是南船北马云集之地,向北骑马,向南坐船,这里是一个交汇点。”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祁小东说,淮河穿淮安城而过,淮河以南运河水深河宽,行船比较容易;淮河以北的运河则水浅河窄,船闸众多,船行很慢。明清时期,漕船北上,遇到漕运高峰季节,往往数月才能到北京。所以,过往客商到清江浦后多舍舟登岸。清江浦,成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要冲。
兴也运河,败也运河。淮安以“运河之都”的地位带来自身极度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衰败的种子。
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特约馆员王志军说,自明中叶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以北的漕运因黄河日益频繁决口,以及河床逐步淤高而变得越来越困难。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高家堰大堤溃决,高邮至清江浦一段运河水势微弱,河运漕粮已不可能,清廷不得不于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将河运漕粮改海运。清光绪年间,由于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农副产品皆绕海道而运,漕运已非唯一选择,淮安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也迅速失去。
20世纪初,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通车后,淮安南船北马的冲要位置失去,客人大多改乘快捷便利的火车,淮安的客货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迅速衰落;随着漕粮海运的进行,河运失效,这里的商业“一落千丈”。据民国初年统计,清江浦仅有10万人,不足昔日繁盛时期的1/4。本报记者 戚帅华/文 鲁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