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把党和军队放在当时国际大背景下描绘的著作,以建党、建军人物为线索,运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重述历史。本书讲述了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第一代中共领导人如何探索革命救国之路,如何与共产国际博弈,如何化解党内斗争,如何排除一切困难,如何在夹缝中成长,如何在逆境中壮大的历史。
当初社会主义理念传到中国的时候,各方争论的焦点就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当时思想界的泰斗级人物梁启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发表《论社会主义运动》说,你搞社会主义,没有社会化的生产,谈不上社会化的管理,搞什么社会主义?搞不成。梁启超的态度很明确,中国搞不成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年多后,孙中山与共产国际的代表越飞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越飞完全同意孙中山的看法,并且进一步认为,中国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是实现国家统一和充分的民族独立。
孙中山和越飞,一个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个是苏联政府同时也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表,两个人都不认为中国存在适合马列主义生存发展的土壤。
孙中山的“不认为”,一半出于对三民主义的信念,一半则是对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担心。越飞的观点,其实是一个矛盾,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妥协,支持孙中山,为了换取孙中山对中东路和外蒙古问题的承诺。
当然还有更深入一些的原因。当时中共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成立的时候,共产国际给予了帮助,越飞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一种交换。他和他代表的共产国际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时主要的想法是在中国培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牵制力量,让北洋军阀不能毫无顾忌地反苏。不管支持中共成立,还是支持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在共产国际看来,在苏联看来,都是以苏联的利益为核心,就是让中国革命具有这样的牵制力量。
《孙文越飞宣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没有这份宣言,就没有后来的国民党改造,就没有国共合作,也就不会有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它既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判断和规定,也是苏联将其斗争中心由世界革命中心转向苏联利益中心的启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所面临的最大难处,除了自身的困境,就是苏联共产国际这个最有力的指导者,一直都不看好中国革命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搞成,甚至不相信中国能存在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世界所预料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