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去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210亿元,同比增长18.28%;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2.2亿元,同比增长25%。今年,我市将围绕科技实力提升、产业培育发展和制度体系创新三方面做文章,全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15亿元,为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1 关键词:科技实力提升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孵育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等方面入手,全面增强城市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科技实力的提升,离不开一支过硬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今年,我市计划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同时加快引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杰出人才,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局面。
此外,我市将引导和支持全市百户重点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今年专利申请量突破8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2500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亿元。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我市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研发平台。今年新建市级(含)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重点实验室5个。
2 关键词:产业培育发展
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洛阳·大学科技园二期工程建设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工作,年内新建孵化场地18000平方米,进驻孵化企业总数超过150家,新增就业1000人。在建好6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年内新增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此外,引导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设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洛阳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培训平台、创意设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中药材研发检测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活力尚未充分激活的现状,我市将以主导产业、重点骨干企业亟须破解的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为重点,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实施新型基因工程动物疫苗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等100个技术创新项目,打通创新成果向产业领域转移转化的通道;谋划建设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洛阳分院,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交流,把科技含量高、产业配套好、拉动作用强、节能环保的好项目引进洛阳,带动相关产业技术提升和人才集聚,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今年计划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增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
发展科技会展经济。搭建科技展会交易合作平台,通过举办2014中国·洛阳(国际)第二届创意产业科技博览会、2014中国·洛阳信息技术展览及交易会等,集中展示前沿产业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打造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展会品牌。
3 关键词:制度体系创新
在制度体系创新方面,我市将推进《洛阳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立法修订工作,规范科技创新主体行为。 为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将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有效模式,发展创业投资机构、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等新模式,加快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科技试点支行等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近段时间,一种名为科技创新券的新制度,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得到应用,成效明显。今年,我市也将探索建立该制度。具体措施为:面向企业建立普惠制的科技创新券制度,通过后补助形式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企业使用创新券,用于向高校、科研院所购买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等;有关部门通过对科技创新券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兑付创新券相应经费,从而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形成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的机制。
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依托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针对远程医疗、农产品质量溯源等领域,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以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为主体,联合洛阳市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大张实业有限公司、洛阳奥吉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洛阳市农业信息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订试点建设方案。
本报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