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洛阳牡丹花开两岸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第二届台湾杉林溪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
打造大唐官窑,传承古都白瓷文化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4 年 3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走进大唐官窑系列报道之一
打造大唐官窑,传承古都白瓷文化
大唐官窑博物馆第三展区——文物收藏区
大唐官窑博物馆第三展区——文物收藏区
大唐官窑博物馆第二展区——唐代窑口复制区
    瓷器,作为我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历史悠久,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不仅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更是一位友好使者,推动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

    洛阳,作为一个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不仅拥有十三朝古都、牡丹花都、丝路起点等光环,在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白瓷的文化之根发源于此。

    宋氏家族,作为我市唐代白瓷制作传承者,不仅将传统的大唐官窑瓷器技艺发扬光大,更在创新中融入众多洛阳元素,古韵古香中不失现代时尚。

    古都洛阳,白瓷文化故乡

    众所周知,中国的瓷器闻名世界,“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进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说起瓷器的起源,不得不提及陶器。洛阳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蔡运章介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重要起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八九千年,这里出土的种类丰富的原始陶器,拉开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序幕;仰韶文化彩陶和龙山文化黑陶器,种类繁多,造型美观;尤其是洛阳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址岀土的白陶器具,用高岭土高温烧制而成,为瓷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郑州、安阳、洛阳等地岀土的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成为中国原始瓷器的典型代表。有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在洛阳地区发掘出土了一系列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也有人称之为“釉陶”),如尊、罍、簋、壶、匜、盂、豆、罐、鼎、杯等盛器,周代时,出现一些钟、 于等仿青铜礼器。其中,以西周时期最具代表性,典型器物主要有:双耳瓷簋、四耳瓷罍、瓷罐、瓷瓮、瓷豆等。

    1993年,在当时的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中,出土了一件瓷瓮,敛口、折沿、溜肩、扁圆鼓腹、小平底,口径约31厘米、腹径约54厘米、高约42厘米。该瓷瓮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原始瓷器,从而揭开了洛阳的瓷器渊源。

    东汉时期,青瓷器成功烧制,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国传统瓷器分类中,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透亮的釉彩烧制而成。

    蔡运章介绍,“瓷”字最早见于西晋的《字林》:“瓷,白瓶长躲。”这里的“瓷”就是指白瓷而言。随着出土的隋代时期的白瓷器日益增多,标志着该时期白瓷器烧制技术已臻于成熟。白瓷是青瓷工艺发展提高的产物。因其胎质洁白,光亮美观,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白瓷的发明结束了“青瓷独尊”的局面,为青花、五彩、斗彩和牡丹瓷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在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专家指出,洛阳是白瓷文化之根。清代《景德镇陶录》有这样的记载:“洛京陶。亦元魏烧造,即今河南洛阳县也。初都云中,后迁都此,故亦曰洛京所陶,皆供御物。”《唐六典》《宋史·地理志》都记载道:“河南府贡瓷器。”河南府,即洛阳。

    可见,从北魏到北宋,洛阳一直是御制陶瓷的生产中心,为历代官窑所在地。从唐代起,瓷器从青瓷发展到白瓷、三彩,白瓷艺术从这里传播到天下。

    大唐官窑,传承古都瓷艺

    近年,我市出土了不少唐朝官窑的白瓷器。2003年年初,在隋唐洛阳城宫城区,一个大型唐代瓷窑遗址重见天日,出土了较为完整的白瓷器120余件、白瓷器残片近4000件,包括壶、罐、熏炉、盘、碗等。这些出土的白瓷器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

    这次具有价值的发现引起了宋氏家族唐代白瓷工艺传承人宋胜利的关注,他开始四处寻访,考究有关唐朝官窑的白瓷文化与工艺。

    蔡运章介绍,唐代时期,瓷器艺术逐渐形成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和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两大系统,因此有“南青北白”之称。当时,全国白瓷已形成邢、巩、定三大窑场。《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有记载:河南府“贡:白瓷器。”“巩”县古属河南府,巩窑地处隋唐京畿,倍受皇家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宫廷使用的“官窑”瓷器,早在唐代已见端倪。因三大白瓷窑场生产的精品,多被选为“贡品”。定窑还烧制刻有“官”“新官”字款的白瓷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瓷窑堪称“大唐官窑”。

    洛阳是隋唐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邢窑、巩窑和定窑生产的大量白瓷器皿,通过大运河抵达东都洛阳,再沿着“丝绸之路”远销欧亚各地,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岀了重大贡献。

    继2005年8月我市文物部门在洛阳新区考古发掘出唐代烧窑作坊之后,2012年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又完成了对一组大型唐代官窑遗址的发掘工作。该遗址宽约18米,长51.2米,包含18座大小、形制基本相似的烧窑,这批烧窑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砖瓦窑遗址。由于窑址南邻唐代宫城,许多建材与宫城遗址出土同类器物相同,专家推断这批砖瓦窑应为大唐官窑。

    宋胜利说,洛阳的大唐官窑瓷的烧制,有着一个由粗到细、由精细到普及的过程。以白瓷为例,唐初,白瓷的品类较少,仅见罐、塔式罐、瓶、砚、碗,以碗、罐数量较多;盛唐时期,白瓷的品类大增,成为大宗产品,种类有罐、碗、杯、盆、执壶、瓶、盘、灯、水注、茶托等,各类白瓷制品的器体造型、胎质、釉色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较之北魏与隋、唐初期大有提高,出现一批质坚、胎薄、釉色纯白的精美、细致、规整的白瓷,标志着大唐官窑的白瓷生产已达到鼎盛时期;中晚唐时期,现在的巩义白河段和黄冶段生产的白瓷仍为大宗产品,并且烧制工艺和整体质量普遍提高,但精美、规整、薄胎的白瓷制品确已极为少见,显然此时白瓷的生产和使用已趋向大众化。

    由此可见,在古都洛阳,唐朝时官窑的白瓷文化及技艺在白瓷发展史上可谓盛极一时。对此,宋胜利决心打造大唐官窑品牌,通过发展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白瓷品牌,将古都洛阳的白瓷文化及工艺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赵佳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1. ·希望有关领导能够帮助解决问题
  2. ·健康洛阳挂号未成功,不退费
  3. ·银河小区二期近千户业主住房存..
  4. ·天宸小区开发商对北门门面房不..
  5. ·宜阳酩悦滨江二期为什么不给业..
  6. ·电子税务局开票平台开票时候能..
  7. ·武汉路蓬莱路口图书馆维修一年..
  8. ·瀍河区西闸口街19号养鸡政府..
  9. ·丽春东路改造
  10. ·裴村是不是又有拆迁计划了
  11. ·违规施工造成居民房屋危损 ..
  12. ·洛阳九木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涉嫌..
  13. ·洛职西门口和正弘悦府之间机动..
  14. ·嵩县小麦干旱 能否人工增雨

≡ 聚焦河洛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河洛文苑 ≡

      ≡ 公益慈善 ≡

        ≡ 精彩生活 ≡

        1. ·南阳~平顶山三天二夜游玩纪实照
        2. ·汝州市大峪乡邢窑村观赏野杏花一
        3. ·岗岭蔚蔚春风扬 ——再过巩义竹
        4. ·大美洛阳:偃师缑氏镇观百年野杏
        5. ·【等高线】杏花烂漫-紫云山春游
        6. ·一树灰椋鸟中有一只紫翅椋鸟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摄影天地 ≡

        1. ·欣走幸福路一条
        2. ·【光影瞬间】片片油菜花 幅幅风
        3. ·【光影瞬间】太湖佳绝处 毕竟在
        4. ·花开迎春
        5. ·3月23日星期天诸葛镇油菜花开了
        6. ·满园春色关不住,中国国花园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