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美味与健康有时也会产生冲突。风靡全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近期首播,开篇介绍的就是美味的稻花腌鱼,然而这样的高盐食物可是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4月15日至21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各宣教义诊活动上,专家们指出,从癌症发病的状况看,“舌尖上的危害”不在少数。
以胃癌为例,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教授介绍,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近年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这和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1 青年胃癌患者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患者数占全世界胃癌患者总数的42%。大家的传统观念总认为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年轻人无关,但林锋介绍,最近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已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
由于年轻人对胃癌不够重视,就诊晚,发现晚,恶性程度又较高,导致年轻人胃癌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40岁以下人群患上胃癌,与生活节奏快、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林锋表示,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表现无异,作为医生最担心的是,年轻人胃部不舒服,因为工作忙,常常扛着或由于自己买药吃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疾病“警报”,没有前往医院就诊,这样很容易忽视胃癌初期症状,延误病情及治疗。
2 腌制食品很危险
胃癌可以说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吃什么、怎么吃与胃癌的发病最为相关。人们已知长期食用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等盐渍食物容易诱发胃癌,主因是这类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氨基酸和低级胺类发生反应,可形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类物质,从而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林锋介绍,我国西北地区人群胃癌高发,这与他们爱吃腌肉腌菜不无关系。盛产烟熏肉的湖南地区胃癌发病率也不低,主要与烟熏、烤食物制作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污染食物有关,其中很多都具有强弱不同的致癌性。
食物中含致癌物不等于吃了就会得癌症。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由于每个人接受致癌物数量的大小不同、对致癌的易感性和免疫功能不同,发病情况也很不一致。但是,还需提倡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否则“开弓没有回头箭”,身体垮了,“亡羊补牢”就太迟了。
3 及时清除幽门螺杆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癌的发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林锋谈到,胃癌的发生并非是由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骤然转变为癌细胞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胃癌之前,常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癌前变化过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就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它们将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胃炎、胃溃疡是现代都市人常见疾病,引起上述疾病迁延不愈最主要的原因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而长期不愈的炎症及溃疡又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早在1994年,幽门螺杆菌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第一类胃癌致癌根源。
林锋表示,通过体检,很多人都会被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因为没有症状,这个检查结果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很有必要的。幽门螺杆菌经口到达胃黏膜后形成感染,能促使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同时,幽门螺杆菌本身也可产生促癌作用的毒性产物,其感染后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作用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胃炎和胃溃疡,都会发展到胃癌这一步,只要广大患者朋友能够重视,及时治疗,此类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即使不能逆转,维持现状,仍然可以平安地度过此生。所以说胃炎、胃溃疡与胃癌的距离取决于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也许还有“十万八千里”,也许只是“一步之遥”!
4 胃镜病理活检是胃癌诊断金标准
和所有癌症一样,胃癌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重视早期发现,可为胃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机。早期胃癌的治愈率高达95%。早期胃癌经过单纯的手术,可以实现较高的临床治愈率。
为做到早发现、早诊治,应学会观察胃癌的蛛丝马迹,如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比较顽固,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食后腹部饱胀及不适感、泛酸、嗳气,同时伴有体重下降或贫血症状。过去没有胃痛的人,近期出现反复胃痛;或者以前虽然有胃痛,但近来疼痛强度、性质、发作规律改变,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欠佳或无效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早到正规医院做专项检查,如做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这是胃癌早期发现的最有效手段。
林锋还建议,大家应学会定期体检来预防胃癌,胃镜下病理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建议5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的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另外,对于有癌症遗传家族史,或患有胃溃疡、胃息肉等的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属于胃癌的高发人群,更应重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及定期做胃镜检查。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