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丝路传来驼铃声
入天竺宋云取经 叹伽蓝衒之著书
于翼:知人善任受拥戴 为官清正受重用
好来历新疆和田大枣终极优惠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5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丝路传来驼铃声
——洛阳骆驼记
    丝路驼队(彩瓷)

    郭爱和 作

    □郑贞富

    核心提示

    今年6月将在卡塔尔召开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丝绸之路有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到丝路,自然想到骆驼。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洛阳与骆驼有着不解之缘。洛阳八景之“铜驼暮雨”使人想到那屹立在汉魏洛阳城街头铜驼的雄姿。在出土文物中,骆驼的形象更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素材。洛阳最后的一支大型驼队,消失于1931年,距今不足百年!

    1 “沙漠之舟”入洛都

    骆驼,又称橐(tuó)驼,主要生长在北方草原,是沙漠运输的重要工具,因此被称为“沙漠之舟”。《商书》载,商汤灭夏,开国于西亳(今偃师),以伊尹为宰相,命令北方的大夏、匈奴、月氏等方国,用骆驼、白玉等作为贡物。这是骆驼进入中原的最早文献记载。《穆天子传》载,西周穆王从洛邑远巡西域,到达沙漠边缘的文山,当地人献两百头骆驼,以帮助周穆王一行,穿越大漠,到达天山。

    但是,骆驼大规模进入中原是从汉代开始的。两汉时期,丝绸之路进一步畅通,骆驼成为西域各国往来于中原的重要运输工具,骆驼也成为洛阳的常客。两汉设有“牧橐令丞”,专门负责京城和西北牧场的骆驼饲养。

    北魏崛起于北方草原,拥有庞大的养驼场。这时,出现了一种能日行五百里的“明驼”。《朝野佥载》载,孝文帝确定四大姓为贵族姓氏,陇西李氏恐怕自己家族定不上,于是骑上明驼一天一夜就到了洛阳。

    隋唐五代时,出入洛阳的驼队更是肩随踵接,骆驼也广泛应用于军事中。洛阳东城有“夹马营”,曾是五代时卫戍部队的驻地。这里的军队,很善于驼战。赵匡胤就出生在这里,他深谙驼战之道。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十一月攻伐淮南时,赵匡胤带人乘骆驼涉水,遂拔濠州。

    北宋时,西京洛阳是一个骆驼集散地,有“驼马市”。这处专业交易骆驼和马的市场相当繁华,生意兴隆,所以才有人在此新建了豪华的大酒店。

    2 骆驼文物遍伊洛

    在古代的所有城市中,只有汉魏洛阳城的主街被命名为铜驼街。在两汉和魏晋时期,铜驼街连接南宫和北宫,是宫城御道。北魏时,这条自阊阖门至宣阳门的铜驼街,成为全城的南北中轴线。

    铜驼街因为有两个巨大的骆驼铜雕而得名。古文献记载,铜驼如马形,长、高各一丈;足长二尺;脊有双峰,如马鞍。隋唐洛阳城和明清洛阳城都有铜驼街。每当盛夏时,夜幕降临,蒙蒙细雨中,高低错落的店铺掩映在烟雨中,恍若神话世界。因此,“铜驼暮雨”成为洛阳八景之一。

    在洛阳出土的陶瓷雕塑中,骆驼的形象更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素材。北魏常山王元巶墓出土有粉绘骆驼,其背驮着巨大的行囊,同时出土的两个昆仑俑,头发卷曲,身材彪悍。在马坡的隋墓中,出土有绿釉骆驼和手提水壶、深目高鼻的胡俑,还发现驮有丝卷、绸布、行囊的阿拉伯骆驼。

    唐三彩是唐代洛阳陶瓷艺术的杰作,从伊拉克的沙玛拉遗址到苏丹红海沿岸的埃扎堡,都发现了唐三彩器物。正是远去的驼队,带走了丝绸、茶叶,也带走了唐三彩,唐三彩的艺术之美征服了世界。而洛阳出土的三彩骆驼众多,如1962年洛阳南郊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牵马俑,骆驼昂首嘶鸣,牵马俑深目高鼻虬(qiú)髯(rán),形象逼真。它们展现了一幅丝路花雨、文化交融的历史风情画卷。

    骆驼被视为瑞兽,大唐帝国的画家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画下骆驼的伟岸风姿。2005年,在洛南翠云路两座唐代壁画墓中,发现彩绘骆驼4头,与真驼大小相差无几。在骆驼旁边,还绘有头戴三角形软帽的牵驼胡人形象。壁画技巧高超,线条简洁流畅,虽经千余年仍然色彩绚丽。

    洛阳的骆驼文物,正是古代盛世中国和丝路起点的永恒记忆。它们恰似长夜里的星空,令人迷醉,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之美。

    3 洛阳最后的驼队

    蒙元时期,洛阳等处设有十四道牧地,专门负责驼马牛驴的饲养。蒙元传送紧急公文和情报,四百里以内由驿马接力传送,四百里以上则由骆驼星夜投递,而洛阳为中原驿传的中心。明清时期,西北驼队到北京的路上,洛阳仍是重要枢纽。

    洛阳最后一支大型官办运输驼队,组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在此之前,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中亚浩罕国军阀阿古柏侵入新疆,并勾结甘肃的马化龙、陕西的白彦虎在陕甘发动叛乱,除西安等少数城市外,中国失去了西北半壁江山。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任命刘铭传督办陕西军务,着手收复西北事宜。他们光复陕东后,制订了三面围攻叛军的计划。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刘铭传派人组建一支驼队,从洛阳运粮至陕西。

    《清穆宗实录》记载同治九年十一月的谕旨:“刘铭传奏,西路转运粮石,必须广购驼只,现已由洛阳派员先赴归化一带,收买骆驼一千匹,请饬杀虎口监督于驼只到关时免税等语。著钟泰于此项驼只到关,即按数验实,免税放行。”这一千匹骆驼是从洛阳派人,从归化(今呼和浩特)购买,要求到杀虎口(山西、内蒙古交界处的税关)免税。谕旨要求负责此关口的蒙古八旗将领钟泰“免税放行”。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刘铭传光复陕甘,白彦虎率残匪退入新疆。次年,左宗棠发动收复新疆战役,以兰州为军需中转站,共动用29000头骆驼,这些骆驼是分三路运输物资进入兰州的,从洛阳出发或经过的应不少于5000头。

    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受命驻军于西北,军需物资仍是靠骆驼和骡马从内地运去的。此状况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1931年,洛阳到潼关的铁路通车,后又通到西安和宝鸡,洛阳驼队从此走进历史。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