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平
“我是谁”,既是哲学命题,又是发展命题。
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是洛阳致力建设名副其实副中心的四个定位之一。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使洛阳成为最具中国元素、最有中国特质、最富中国味道的国际历史文化名城。
谈及文化,有学者这样说:洛阳,你的名字就是最大品牌。
诚然!
5000年文明史、4000年城市史、1500年建都史,使得洛阳的文化历史长如河、文化记忆深似海、文化符号灿若星。
从“中华文明的原点”一路走来,可以说,洛阳这个城市,身蕴“文化”的基因、手握“文化”的瑾瑜!
“文化,始终是一个国家最与众不同、最宝贵、最值得骄傲的财富。这种财富,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盛满了历久弥新的奇珍异宝,永远也用不完。”在成功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张艺谋曾如是感叹。
洛阳人有着同样的“文化认知”:没有文化,再强大的城市也会没落;只有做强文化,才能让洛阳长久安身立命。诚如市委书记陈雪枫所说:“洛阳人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要实现城市复兴、重现帝都辉煌。实现这个梦想,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
梦想丰满,现实却有些骨感——
看表象,近年洛阳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缺憾是,城市特色尤其是文化特色没有凸显出来。在偌大的洛阳城,人们看不到多少帝都的遗迹,嗅不到古城的应有味道,感受不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看数据,首次推出的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分析评价报告显示,2012年,洛阳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52亿元,而“前三名领跑”的郑州、许昌、开封,分别为173亿元、72.4亿元、66.2亿元。全省排名第四,显然与洛阳的“文化家底”不相匹配。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单凭“文化家底”,不足以在今天建立起一个城市的“文化自信”。换句话说,洛阳光有“文化认知”是不够的,还须有战略高度的“文化提升”——
如何让文化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与旅游、商贸等紧密融合,将一大批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项目,使洛阳的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GDP占比超过5%,成为全市发展的支柱产业?
如何让文化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形成一大批体现洛阳文化精髓的文学、艺术、建筑等各类精品力作,使洛阳的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彰显,放大文化优势、塑造文化个性、散发文化魅力,让人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真正打造出“最中国”的元素、特质和味道?
如何让文化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文化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城市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使洛阳的文化品牌得到全面提升,让人们乐于参与、乐于体验,愿意来、愿意留,不断激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为洛阳的发展增强凝聚力、积聚正能量?
…………
文化,绝不是“务虚”。
文化,绝不为“撑门面”。
文化,绝不可“浅尝辄止”。
想当初,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被赋予“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在这个盘子中,洛阳理应唱主角、挑大梁、担重任,做到有特色、聚人气、可持续。有为则有位,洛阳如不主动作为,就会被别的城市取而代之。
看如今,“以文化比后劲、以文化论发展”,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重头戏”。文化,是洛阳最具吸引力的名片,也是洛阳建设名副其实副中心的最大特色;洛阳,就是要将文化软实力变成核心竞争力,靠文化软实力重新拥有“话语权”!
“文化提升”,洛阳已来到关键节点。
要抢抓机遇。紧紧抓住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双申遗”成功的重大机遇,把“文化提升”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要重点突破。突出抓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工程、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工程、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工程、牡丹文化产业升级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工程、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中原气派、国家水准的文化品牌。
要提升水平。坚持公益性、保基本和均等化原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引进一批先进的文化龙头企业,推出一批具有洛阳特色、代表洛阳水准的文化精品,讲好帝都圣城故事、演绎牡丹传奇、传承河洛文明、彰显洛阳魅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品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努力把文明诚信打造成洛阳的第一名片,提升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文化,是一条来自先祖而又流向未来的河。”
就在前天,《人民日报》刊发一篇文章《悠悠岁月 静静故城》。文章说:“走一走汉魏洛阳城遗址,探一探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面子’上的东西被时间‘冲刷殆尽’,但依然能够触碰到历史的根基。”
是的,“历史的根基”从未失去,“文化发展的春天”必将降临河洛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