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细品秋色赋晚秋
百年皂荚树 悠悠岁月情
小集村:黄河南岸古村落 集市贸易繁盛一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4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细品秋色赋晚秋
——洛阳八景中的秋景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绀囬梼铏)閹躲儲濮ゆ稉姘舵肠閸ャ垻澧楅弶鍐╁閺堝绱濋張顏嗙病娑旓箓娼伴幒鍫熸綀閿涘瞼顩﹀銏狀槻閸掕翰鈧浇娴嗘潪鑺ュ灗瀵よ櫣鐝涢梹婊冨剼缁涘鈧拷
    閼辨梻閮撮悽浣冪樈閿涳拷0379-65233520
□郑贞富
洛浦秋风 刘久亮 画
    核心提示

    上周五(7日)立冬,在银装素裹即将到来前,还有很多洛阳秋景值得我们去追赶、留恋。洛阳及各县的古八景,是伊洛地区古代风景名胜中的精华,在这八景中,秋景占有重要篇章。如洛阳的洛浦秋风、嵩县的伊水秋声、汝阳的汝水拖蓝、宜阳的棠林秋清、洛宁的凤翼秋风、孟津的柿林飞丹等。

    1 洛水秋深碧如黛

    洛浦秋风,是洛阳八景之一,指洛水沿岸的秋天美景。洛河有魏王堤、月陂堤、神女堤、窈娘堤等名胜,杨柳拂岸,清流东去,鸥鹭云翔,风景佳丽。特别是金风秋月之时,这里是洛阳人的游览胜地。又由于历史文化赋予此地景物以超时空的灵境,人们更为乐道。

    泱泱洛水,华夏之根。传说在伏羲之时,洛龟贡书,龙马出图,伏羲始造书契,开启了华夏文明。自黄帝以来,历代帝王莫不祭洛水以祈福。秦始皇曾东巡洛阳,亲莅洛浦,作《祠洛水歌》;武则天曾亲谱祭洛乐章,在洛浦举行大型乐舞演奏。

    洛浦秋风,留下了历代诗人行吟的脚步,上官仪、白居易、张耒(lěi)、欧阳修等人都曾题诗洛浦,赞誉秋风秋景。其中,以张耒的《洛水》诗最为著名:“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清明见底不留尘,日射澄沙动玑贝。南山秋风已萧瑟,倒影上下迷空翠。何当载酒纵扁舟,一尺鲤鱼寒可鲙。”

    张耒,这位苏东坡的高徒,多才的寿安(今宜阳)县尉,在诗中写了洛水之美,也写了洛河的特产,就是鲤鱼。古人说:“洛鲤伊鲂,贵于牛羊。”这两种鱼,秋天正肥,是难得的美味。洛浦秋风中,诗人泛舟洛河,细品洛鲤,把酒临风,写下了这如锦似绣的诗句。

    2 伊水秋声汝水蓝

    伊水和汝水,是洛阳南部山区重要的两条河流。秋到伊水,其声甚美,故伊水秋声被列入嵩县八景;秋到汝水,碧蓝如翠,故汝水拖蓝成为汝阳八景之一。

    伊水秋声,是指陆浑山上下数十里的伊水河谷地带,每当秋季之时,往往秋雨绵绵,河水溢涨,因此发出巨大的流水声,响彻河谷。山民们在长年的倾听、观察后认识到:声在上游,翌日必晴;声在下游,翌日必雨;声在中游,翌日必阴。这可能与空中云层的厚薄、秋天的主导风向有关。“伊水秋声”可为山民们预测天气,指导农耕。

    伊水的丰盈、暴涨或减流,与以稻禾耕作的山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伊水秋声对伊水两岸山民的心理影响是喜悦的、深沉的,又是神秘的。伊水是美丽的,它清澈无染,欢悦前进,它不是涓涓细流,而是铮铮奔淌,有时也浊浪狂作,惊心动魄。这象征着伊水人的性格,也是伊水两岸的人文精神。

    汝水拖蓝,是指汝阳县城东南的马蓝河入汝河处,这里鳞波云影,四季景色皆丽,尤在秋高气爽之时,琉璃碧色,翠山如染,是为汝阳人游胜之地。清代张曜《汝水拖蓝》诗云:“水色天光一字浮,支流逐浪又惊秋。风吹浪面分蓝峪,雨打石根献碧球。有客曾拈川上韵,几人重上水边楼。由来两岸石堪造,收作文章可胜舟。”

    3 棠林秋清凤翼风

    洛阳西部山区多名胜,最美的秋景是棠林秋清、凤翼秋风,分别列入宜阳和洛宁八景。

    棠林秋清中的“棠林”,指甘棠树林,在今宜阳甘棠村,这是一处感召世人的风景。《括地志》说,周代召伯巡行至此,设帐于甘棠树下,察访民情,听讼布政,惠恩黎民。召公去世后,当地民众思念他的政绩,怀念着那棵甘棠树,不舍得砍伐,并且歌咏它,作了名为《甘棠》的诗篇。

    如今的甘棠村是古代两京驿道上的一个驿站,站旁生长着茂盛的甘棠树。春天花如白雪,秋天果实累累,风景秀丽迷人。历史上名人雅士多会于此,来往游者,络绎不绝。唐代诗人刘禹锡、杜牧,明代兵部尚书王邦瑞,清代河南府尹张汉等都曾到这里饱览山水,凭吊先贤,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凤翼秋风中的“凤翼”,指的是洛宁县城西的凤凰山。凤凰山得名于《诗经·卷阿》中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周成王定都洛邑后,率文武群臣到洛河上游宴歌游乐,见凤凰飞舞,即兴作歌曰:“凤凰翔兮于柴庭,予何德兮以威灵!”周成王的叔父召康公也赋诗一首,即这首《卷阿》。

    凤凰山林茂草丰,每当秋月,山林红叶如染,野菊黄花满山,金风送爽,开怀宜人。登临其上,俯瞰县城,瓦屋鳞次栉比,眺望洛水,银练蜿蜒如带。洛宁,这座凤凰山下的古城,改朝换代的战车无数次把它夷为平地,但它如不死的凤凰在烈火中永生,每一次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这座古城,历经岁月沧桑,民众与时俱进,先贤被后代瞻仰。去者悠然,来者奔腾,此景此情,催人奋进。

    4 柿林飞丹黄河岸

    柿林飞丹,是孟津西北黄河岸边的秋天景观,是孟津八景之一。

    柿树,洛阳原生树种,几万年前的洛阳北窑人已开始采集野柿食用。栽培柿最早在夏朝的洛阳地区出现,周代时是帝王祭祀用的水果之一。魏晋时,柿树在洛阳皇家园林中作为观赏树种而栽培,《晋宫阁名》有“华林园柿六十七株”的记载。

    唐代时,洛阳柿树遍全城,睦仁坊多柿树,嘉庆坊多李树,结实甚美,当时谚语说:“睦仁之柿,嘉庆之李。”白居易有诗曰:“条桑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洛阳的春桑、秋柿,成为游子们对故乡最深刻的记忆。客居洛阳的韩愈,也赋诗“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迟。”“柿红葡萄紫,肴果相扶檠。”柿子作为秋天的珍果,就这样被写进一代文豪的诗篇,定格在大唐的岁月里。

    明清时期,柿树是洛阳地区的主要经济林,也是观赏林。特别是孟津西北的黄河岸边,田畴崖畔,柿林成行。每到秋高飞霜之时,柿林如火,丹叶纷彩。清风湛天之季,金阳丽辉之时尤为精彩。这里的美景,吸引着众多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如清代孟津名士王宏猷(yóu)《柿林飞丹》云:“点染惟应配橘奴,离离垂实几千株。可人偏是经霜叶,绘出枫林二月图。”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1. ·建业定鼎府六期工人稀稀拉拉,..
  2. ·自来水费收取时增加5元垃圾费..
  3. ·孟津分局工资,社保,医保,能..
  4. ·树木被刮倒存在安全隐患
  5. ·孟津区中央花园多年楼房(多层..
  6. ·河洛中学门口移动小商贩就没人..
  7. ·三山村安置房钥匙被工作人员弄..
  8. ·观山悦什么时候能完成联合竣工..
  9. ·新安县城北云珑上院燃气什么时..
  10. ·瀍河区购房补贴到底什么时候发..
  11. ·裴村是不是又有拆迁计划了
  12. ·举报闯红灯违法行为
  13. ·森林国际后门这段路灯 整天晚..
  14. ·关于涧西文旅的建设提议

≡ 聚焦河洛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河洛文苑 ≡

      ≡ 公益慈善 ≡

        ≡ 精彩生活 ≡

        1. ·南阳~平顶山三天二夜游玩纪实照
        2. ·汝州市大峪乡邢窑村观赏野杏花一
        3. ·岗岭蔚蔚春风扬 ——再过巩义竹
        4. ·大美洛阳:偃师缑氏镇观百年野杏
        5. ·【等高线】杏花烂漫-紫云山春游
        6. ·洛阳野外的画眉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摄影天地 ≡

        1. ·【光影瞬间】片片油菜花 幅幅风
        2. ·3月23日星期天诸葛镇油菜花开了
        3. ·花开迎春
        4. ·【光影瞬间】太湖佳绝处 毕竟在
        5. ·满园春色关不住,中国国花园等你
        6. ·牡丹花开在王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