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手工好,这是大伙儿公认的。
亲戚邻里谁家添了小孩,提来一兜棉花,拿来几块花布,不几天工夫,两三套棉衣就做好了。做得多了,家里积攒了许多花布头。
孩子们的棉衣都是婆婆做的,从外甥到侄儿,再到我女儿,穿了一茬又一茬,大的改,小的接,有的能接好几种颜色,胳膊、衣袖、裤腰、裤脚,有时一丁点的布头,也有用武之地。
女儿三岁的那年冬天,我带她去市里的姨家。吃午饭时有点热,我把女儿的外套脱了,里面的小棉袄让姨欲言又止。下午离开时,姨小心地对我说:“咱这儿市场上布块儿花色多,我去扯点儿,你回去给孩子好好做件棉衣。”想起她之前的表情,我才明白,她可能是觉得孩子的棉袄显得寒酸吧。我忙解释是婆婆不愿浪费,她还常说,小娃娃穿得百家衣会健康有出息。
婆婆会用缝纫机,把布块儿剪裁、拼图能做成沙发垫。家里有一套木质沙发,时间长了,垫子已经磨破,我找了好几家商店,一直没有合适的,给婆婆一说,她便有了主意。村里有个制衣小作坊,加工女式丝绵袄,大的剩料早有人拿走了,她就捡些小布条,拼接起来,做成一个大小适中、花色配套的沙发垫。也许不只是那一层丝绵,更是婆婆手心的温度,坐着倍觉柔软暖和。
一次回家,她拿出两个靠背给我,灰色基调金丝绒面,围一圈蕾丝花边,正面绣着几个卡通图案,里面装着羽绒,毋庸置疑,这是旧衣物的一次华丽转身。看女儿爱不释手,我不由暗暗佩服心灵手巧的婆婆。
婆婆会纳鞋垫。她把旧布用糨糊粘了一层又一层,晾干后,裁成不同尺码的鞋垫,再裱一层布,包边,一针一线纳好,分给我们用。她纳出的鞋垫不光好看,还吸汗透气、结实耐用。春有单,冬有棉,我们的鞋垫都是她亲手做的。
婆婆认为“万物皆有所用”,不仅收纳我们的“废品”,还把亲戚家的“废品”也捡回家。
上周六回家,我一踏进家门,就见她在拆毛衣,旁边还有好几件。
“哪来这么多毛衣?”
“人家不要,咱妈捡,我看呀,家里快成废品收购站了。”姐开玩笑说。
“我就见不得别人扔东西,你舅家、姨家的旧毛衣我都拿回来了,准备打个被套。人这一辈子,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婆婆停下手中的活,语重心长地说。
识字不多的婆婆,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勤俭节约才是治家之宝。
婆婆有双巧巧手,能变废为宝,也让她的晚年生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