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版:健 康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3月11日 星期
一健必读
夜卧早起、多伸懒腰、踏春登高

春光好 养生要趁“早”


时下春暖花开、春回大地,我们蛰伏一冬的身体也开始跃跃欲试,盼望着身轻体健,开个好头。

三个部位注意捂

早春乍暖还寒,“春捂秋冻”还是应该做到的,应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掉厚厚的冬装。特别是以下3个部位,着装不能太单薄。

第一,脖颈。外出最好戴上围巾,以防诱发或加重颈椎病。第二,腰腹。要尽量少穿低腰裤、短夹克等,必要时可用护腰带加强保暖。第三,腿脚。不要过早暴露“美腿”,感觉腿脚发凉时,最好起身走动一会儿。

夜卧早起莫赖床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应“夜卧早起”。提醒人们根据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与冬季相比,睡觉稍晚一点,起床要早一点。当然,这里的“夜卧”是尽量在23时以前入睡,每天至少保证六七个小时的睡眠。

此外,夜卧早起也提示大家不要睡懒觉。睡觉时间过长,不利于肝气的升发,反而容易出现“春困”,引起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防风透气清内毒

《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把风邪列为引起疾病的主要外感因素之一。

多风的春天,大气流动加快,容易侵入呼吸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作,并传播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源及致病微生物。因此,外出活动时要避开风口,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时可戴上口罩。

需要提醒的是,防风并不是指紧闭门窗不透气,而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平常也可以到空气清新的郊外、公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排出体内的郁热之气,帮助身体吐故纳新,清除堆积的“垃圾”和“毒素”。

展腰配合深呼吸

春季,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养生转折点。有一个很简单的日常保健方法——伸懒腰。

起床或劳累时伸个懒腰,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感。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此时若尽力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伸懒腰后,由于血液循环加快,不仅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唤醒”了大脑和五脏六腑,对全身都有保健效果。

伸懒腰也有技巧,身体要尽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可能地吸气;放松时,全身松弛,尽可能地呼气,锻炼效果会更好。

披发缓行气血流

《黄帝内经》强调,春季养生适宜“广步于庭,披发缓行”。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不停地向外、向上发散,而“头部为诸阳之会”,头发和衣着会对阳气升发产生影响。

很多女性喜欢把自己的头发紧紧扎起来,显得清爽利落。可到了春天,发型要适当调整。要想帮助阳气升发,最好“披头散发”,使头部和外周皮肤处在舒缓、放松的状态,使情志舒展、气血畅通。披发的同时,可用手指梳头,刺激头部的穴位和反射区,有助于疏通血脉,调节大脑功能。

同样的道理,衣着也不宜过紧。春季的着装要以宽松、透气为主,尽量少穿过紧的塑型衣、紧身裤等,以免影响气血运行。

捶背提肛阳气发

“养阳”是春季养生的关键,有这样两个简单方法。

捶背: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脏腑腧穴,经常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舒筋活血。他人握拳叩击或用捶背棒自我操作均可,注意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保持节奏感,每分钟60下~100下,每日1次~2次。

提肛: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可平躺床上,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吸气的同时,用力提起肛门及会阴部,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2秒钟~5秒钟后,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要慢慢放松。一紧一松,做10次左右。

踏春登高吼一吼

春季郊游踏青放放风筝,最适当不过。放风筝时极目远眺,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放松颈部肌肉,有利于保护和增强视力,预防颈椎病。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还可清心肝之火,散内结郁热,有助于各个脏腑的保养。

专家建议,如果有机会,不妨登高吼一吼,像老虎那样咆哮几声。“肝在声为呼”,在山顶、山坳或空旷地大声呼喊,有助于呼出浊气,促进气机交流。咆哮时,注意要仰面朝天,双臂上举,全身放松,使足力气放声,声音由低至高,尽量延长尾声,以利于吐净秽气。

(据人民网)

▶▶ 延伸阅读

春季如何“败火”

春季,容易出现嗓子发干、眼睛发涩、鼻腔热辣、嘴角起泡、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甚至口腔溃疡等现象,其实这就是中医所讲的“上火”。这是因为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春天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使人体“总管家”——大脑(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指挥失灵而引起的上火症候。

春天怎样防治上火?要注意饮食卫生,吃饭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少吃大鱼大肉等肥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茶水。若已经上火了,应适当休息,加倍饮水,并口服上清丸、三黄片、青果丸等,必要时请医生进一步诊断治疗。另外,平时多吃梨、香蕉等去火的水果亦可预防和治疗上火;亦可口服清凉冲剂,如夏桑菊冲剂、金菊冲剂等。

另外,“败火”也要对症。不少人一旦上火就想到牛黄解毒丸,其实中成药也不能乱吃,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药物。

根据各个不同脏腑的症状来分,可大致将上火的类型分为以下四种:

心火 有虚火、实火之分,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舌尖痛、口舌糜烂、尿黄灼热等。

解决之道:红枣、百合等具有滋阴降火效果的食物有助于促进心火的平衡,也可服用中药中的枣仁安神丸、二至丸等。

胃火 常见于中年人,表现多为能吃但容易饥饿,经常有口干舌燥的感觉,心悸,入睡困难,容易发脾气。

解决之道:日常饮食上注意增加黄绿色的蔬菜,多吃时令水果,及时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可利用龙胆泻肝软胶囊、清胃散等中药进行进一步治疗。

肝火 表现为头晕涨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甚则昏厥、发狂、呕血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

解决之道:口服龙胆泻肝软胶囊、枸菊地黄丸,同时饮食要尽量清淡一点,避免酸味、油炸、油腻的食物。

肺火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解决之道: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灰草汤;如果是阴虚肺热的话,可以服用清肺口服液或者喝金果饮。

(本报综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