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知识的碎片化和人们对碎片知识的迷恋,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忧虑。于是,发达国家提倡的“慢生活”包括“慢读书”意识传入中国。其实,中国传统的读书就像古代生活一样,节奏是很慢的,这一点从教育的起始就形成了。
一
传统的“慢读书”根源于对读书目的的认知。古人认为读书关系着人格的养成,要做什么样的人,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都应该在读书中得到解决。
儒家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修养形成像尧舜一样的人格,荀子认为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就要终生读书学习,这是成为尧舜的必由之路。
今人流沙河先生说,《庄子》《孟子》《荀子》、曾国藩的文章、桐城派的文章,全部要背诵。古文的第一要义就是背。哪怕你完全不懂,背会了也会终身受益。你会用一辈子来消化它,慢慢懂得它。背古文,能让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发生质的改变,包括人格的改变。
这个“人格的改变”就是指读书可以“移性”,把人的品德气质提升起来,形成文化性的人格。能背上这些古文,就有了祖先的灵魂居住在你的头脑里,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祖先的灵魂会指导你。真假、美丑、善恶,都有了文化上的取舍。这就是最成功的国文教育啊,真正塑造人的灵魂。不像现在,教你组词,教你找错别字,完全技术化,与古人脱节,与灵魂脱节,违反教育的艺术性,违反文化性,是完全失败的教育。
流沙河先生很好地说明了慢读书与人格养成的关系,也批评了当前语文教育的狭隘。他提出的“文化人格”值得关注。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文化人格的权利,不一定完全与流沙河先生相同,如果你敬仰鲁迅、胡适,想效法他们,也不应该停留在某些概念与话语上,应该熟读他们的作品,体会其人生处境,掌握他们思想的精神实质,这也不是草草读几遍鲁、胡的名篇所能解决的。
二
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回忆起少年时期为读一本有趣的书,或读一本能够启人心智的书兴奋得夜不能寐的情景,如在眼前;现在老了,不敢全身心投入地读书了,但现在更能体会慢节奏的读书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这样可得涵咏之美。宋代大儒陆九渊就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优秀的文史作品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不像现在的文史作品大多质木无文。而原始的儒家思想更多的是感情哲学。我们读儒家经典会时时感受到感情的冲击,因此体会儒家思想不在于说教,而在于“涵咏”。最能弘扬儒家思想、把儒家意识注射到人体内的是诗人,而不是语言无味贩卖高头讲章的腐儒。
在诗人中,最有原始儒家精神的是杜甫,他内心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入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而且在这方面杜甫甚至超越了孔孟。
杜诗需要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忠爱精神和超越意识。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历来讲的是其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在述”。其实感动人的是从“杜陵有布衣”开始到“放歌颇愁绝”这三十二句。杜甫在这一段反复陈述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是儒家的忠爱精神启发了他对社会的责任心,反复吟咏才能领会到诗人的苦心,从中获得一份感动。
三
在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讲“慢读”真是有些奢侈,然而还是要提倡“慢读”。网文《中断时代:碎片化造成现代人智商下降》讲的是手机、电话、邮件造成了时间的中断,使得人们很少有整段时间思考问题,整天忙着看电脑、手机,造成时间的碎片化。其实,人们热衷于从电脑的搜索和手机微信中获取知识,其所得到的也是极其肤浅的信息,真正对我们有益的还是对我们的人生和我们从事的工作有用的基础知识。探求真理式的阅读,那更要慢,在慢中才能深入地举一反三地思考。
该网文还说:“文字表达则需要读者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画面,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记忆、情感去破解文字的密码,它需要耐心品味,在阅读的过程中甚至要停下来想一想才能品出滋味,而不是一味地‘快’”,这些意见值得我们思考。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