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全面推进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6月23日 星期

科技兴农 洛阳今夏大丰收


六月的河洛大地,麦浪滚滚,满目金黄。一台台收割机来往穿梭于田间,织就一派丰收美景。“洛阳小麦面积372.5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43.3公斤,总产12.787亿公斤,亩产、总产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这组我市农业部门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是对河洛大地再获丰收最有力的注解。

小麦生产大丰收

口粮丰足又安全

据市农业部门调查统计,2015年洛阳小麦种植面积372.5万亩,平均亩穗数32.1万,扣除5月6日风雹灾害损失,全市将收获小麦12.787亿公斤,比上年高出2.167亿公斤,增幅20.4%;比历史最高年份2012年增加1.54亿公斤,增幅13.7%。小麦平均亩产343.3公斤,比上年增加61.6公斤,增幅21.86%;比历史最高年份2006年增加43.3公斤,增幅14.4%。亩产、总产均超历史最高纪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小麦是我市的主要口粮,按每人每天400克口粮计算,全市全年需小麦10.16亿公斤,而今年夏粮达到12.787亿公斤,一季夏粮就保障了全年口粮自给有余。

建设高标准粮田

打造丰产基础

在孟津、宜阳、伊川、洛宁这4个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县,我市实施了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规划到2020年建设高标准粮田66.55万亩,其中百亩方数量168个、千亩方数量154个、万亩方数量16个。

在市农业局的组织下,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开发、集中连片、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为载体,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高标准田区,改善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服务能力,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粮田35.1万亩。5月27日至28日,市农业局组织三个小麦高产创建验收组,对高标准粮田区内的16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进行实地测产,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孟津县会盟镇1.1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了639.4公斤,创造了我市小麦万亩连片亩产最新纪录。

关键技术推广到位

小麦丰收有支撑

2014年麦播前,市农业局狠抓小麦品种布局,因地制宜选用品种,水地以推广周麦22、周麦26、焦麦668、洛麦21、洛麦22、豫麦49-198、许科316、矮抗58等半冬性品种为主,旱地以推广洛旱6号、洛旱7号、晋麦47、西农979、西农928等半冬性品种为主。

“亩产653.9公斤!”6月8日,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在洛宁县小界乡史村的“洛旱6号”千亩旱地示范方实打验收现场宣布了这一结果。洛旱6号由洛阳农林科学院培育,该品种再次刷新了我国旱地小麦高产新纪录!

与旱地相呼应,我市水地也涌现许多高产典型。孟津县白鹤镇的万亩示范方,统一选用周麦26品种,平均亩产达到了633.6公斤;新安县磁涧镇万亩示范方选用周麦22品种,平均亩产达到629.7公斤,均刷新了当地小麦万亩连片高产纪录。

测土配方施肥是我市承担的国家推广项目,经过几年的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我市已形成“水地小麦控氮、增磷、补钾,两次施肥”和“旱地小麦稳氮、磷钾双补,一次底施”的施肥路线,制定了“水地小麦亩产550—600公斤的施肥标准”和“旱地小麦亩产350—400公斤的施肥标准”,研制、推广配方肥料,实现我市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95%以上,对今年我市小麦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

去年9月25日,全国旱地规范化麦播现场会在我市孟津县召开,有力促进我市机械化播种的开展。全市麦播深耕面积127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新增防缠绕免耕沟播机80余台,推广机械免耕沟播30万亩,比上年增加15.6万亩,免耕沟播技术从孟津、洛宁、新安等县扩大到全市多地。今年6月2日,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小麦专家对我市旱地小麦不同播种机械播种试验示范项目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测产验证,结果表明: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沟播区平均亩产451.6公斤,比常规播种增产27.8公斤,增幅6.6%。

此外,农业部门发挥56个植保监测站的作用,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定期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民开展防治。据统计,全市共防治小麦病虫害673万亩次,其中防治纹枯病109万亩次、麦蜘蛛126万亩次、麦蚜223万亩次。

旱作技术发力

天人合力增产

我市丘陵山地面积大,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十年九旱,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减产绝收现象常有发生。旱地小麦占到全市小麦总种植面积的六成以上,而产量只占到四成。今年粮食生产出现新常态,由于洛旱系列、晋麦47、西农979、中麦175等耐旱品种推广面积大,机械探墒沟播、机械精播面积大,配方施肥面积大,“一喷三防”面积大,这“四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加之气候适宜,全市旱地小麦面积235.5万亩,收获6.786亿公斤,比去年增加2.248亿公斤,增产49.5%;平均亩产288.15公斤,比上年旱地亩增97.55公斤,增产51.18%;旱地总产第一次超过水地小麦(水地总产6.001亿公斤),成为全市小麦丰收的最大推手,具有划时代意义。

今年麦播期间的降雨,促进了小麦一播全苗和冬前发育。小麦苗情可谓近年最好的一年,为多成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水地小麦因不缺墒,还省去了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三次灌水,从而使水地小麦每亩节本150元左右。

“三严三实”当先

指导服务到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时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要求市农业系统全体干部和技术人员在粮食生产指导和服务中践行“三严三实”。

突出抓好科技进村入户,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扎实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6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和咨询答疑等多种途径把农业科技知识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

突出科技服务创新,提高科技推广普及率。我市推行“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组建了196个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拥有植保机械装备总数7026台,其中大中型机械装备272台,日作业能力17.1万亩,为农户提供病虫害代防代治和统防统治服务。

突出服务,强化督导,让丰收的麦子颗粒归仓。在夏粮生产的关键季节,市农业局“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实地,查看苗情、病虫、墒情,研究布置抓好麦田管理的具体措施。实行领导包片制,每个局领导都分包1或2个县(市)区,定期开展督导活动,直接推动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在“三夏”期间,市农业局组织10个“三夏”生产督导与技术服务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督导小麦收获。坚持一粒小麦不入仓,督导服务不停步,直至每一块麦田收打完毕。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全市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继续走在开拓进取的大道上,又在谋划特色农业的新未来。 (洛农)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