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世纪过去了,他的时代过去了。但由巴金引起的许多话题可以延续下来。
巴金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以人格的独立、生命的自由作为人生的基准的。他的行为并非出自外人强迫,而是出于自身的生命发展和丰富的需要。为此,他不断地为自己设置目标,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奔去。反过来讲,目标总在前方,总是没有止境的,如同夸父追日注定不可能有终极的实现,这其实是巴金非常伟大又悲壮的境界。可笑的是许多人不理解巴金的这种痛苦,反拿这个来嘲笑、讽刺他。还有,巴金强调的“生命开花”,又不同于我们的社会上庸俗的个人主义,他强调的是很自觉地把自己和社会融合在一起,觉得自己的生命发展与社会需求是一致的。这种思想,既是对传统的一种超越,又是对我们今天没有理想只有私利的一种纠正。
巴老是一位很高调的作家。这种高调,正是当前我们的社会所缺乏的。巴金对自己的理想也好,信仰也好,一直充满激情。他强调作家的责任感,强调生命的价值,强调奉献精神等。
一个原本很不喜欢巴金的作品的女大学生,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给巴金写了一封两万多字的信。
这个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女学生叫刘律廷,她原来很不喜欢巴金的作品。由于出版社想再版巴金的《再思录》,请刘律廷帮忙进行校对,没有想到,在认真读了巴金的一些作品以后,刘律廷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她校对的第一篇文章是《怀念从文》。读着读着被震撼了,眼泪流了出来,读完最后一句,她已经泣不成声。
她看到了一个老人真挚的感情和痛苦的心灵。她后来又借来巴金的《随想录》等书,一篇篇地读。她越读越感到,巴金是真诚的,其实自己与他很近很近。读巴金的作品,就觉得巴金坐在自己面前,告诉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巴金就像自己的一个亲人。
值得一提的是,刘律廷的信是在宿舍水房的水池边上写的。因为学校有纪律,每晚准时熄灯。厕所旁的水房有一盏昏暗的小灯。每晚,刘律廷就趴在水池边上写,边写边哭,写了一个星期。写完后,拿到学校电脑房去打成电子稿,她又是边打边哭。一旁的同学都奇怪,相互问:这个同学怎么了?
在信里,刘律廷叙述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两万多字,完全是她心灵的流露,感情的倾泻。
我在想,其实这也正是巴金,一个离开我们的老人,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
(据《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