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文 体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

错位 融合 走出去
——透视电影人才培养三大关键词

一方面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却产生了缺口。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电影产业该如何弥补人才缺口?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上,世界各大电影院校校长就互联网技术和媒介融合趋势下电影人才培养的严峻考验,共商对策。

关键词一:错位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我国电影票房有望超过400亿元,蓬勃发展的电影工业亟须大量人才支撑。从目前公布的数字来看,电影人才似乎并不少。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李欣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数据显示,全国开设戏剧与影视学的一级学科、电影学的相关分支及学科下的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500所,硕士点已有30多个。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电影人才培养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大量人才涌入市场,收效却不佳。

北京电影学院孙利军教授发问:“我们的人才走向市场的时候,真的懂市场吗?”

一方面电影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师资,导致电影本科人才培养既吃不好又吃不饱,我国电影文化实力得不到补充。

李欣等专家认为,如果我国电影人才培养陷入重数量轻质量的怪圈,加上长期脱离创作一线,将导致学生无法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能力和思想均不达标。专家指出,破解电影人才培养的窘境,融合发展和开展校企合作是当前电影教育必须要走的路。

关键词二:融合

电影承载着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使命。互联网平台的嵌入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执委会秘书长斯坦尼斯拉夫指出,融合趋势在电影领域已经势不可挡。他认为,“未来10年,电影产业的视听职位将大幅缩减,因此,狭隘的专长教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古典式的全科人才更符合产业发展需求”。

如今电影产业日益呈现出与其他文化门类相融合的趋势,电影产业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产业,并带动唱片、广告的发展。融合趋势之下,人才如何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张宗伟认为,为应对当前局面,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电影高端人才是关键。“如何在阳光下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招生选拔机制,如何确定课程的设置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能做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理事长侯光明说,培养适应融合趋势的人才,不仅要开展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复合式教育,还要推进电影专业教育与终生教育融合,打造完整的教育链条,同时,还要推动电影教育走进中小学的课堂,提前培育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三:走出去

北大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表示,电影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呈现出的明显趋势是投融资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产业,营销与宣传越来越依赖媒体,影片的形式和意义更倾向于满足视听感官的享受。

“电影创作,内容为王。”王一川认为,影视创作必须拓宽路子,探索多样化题材,避免趋同性。这是电影人才培养的难点,也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

专家认为,解决这一难题,有赖于人才培养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深度对接。

侯光明说,目前北京电影学院正积极面向市场,通过学校校友会等机构,广泛进行行业高端人才培养,并支持一定比例的本科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出国深造,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和合作拍片。鼓励教师出国深造,与相关国家和学校开展进一步的融合。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徐青森认为,艺术教育需要优化学科专业,强化实践,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艺术前沿有机对接。业内人士认为,开展校企合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与会专家建议,各个高校可以建立一个人才池,建立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人才交流机制。此外,还应在培养模式上更注重市场实际需求,例如可否适当压缩专业课时间,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直面社会的实际需求。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专电)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