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 萃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6年3月16日 星期
政论撷英
各行各业都需“工匠精神”
□方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的提出令人耳目一新,更是深得民意,“工匠精神”也迅速成为一大热词。

在我国的历史上,从工匠祖师爷鲁班,到无数长于精雕细琢的工匠画师,华夏儿女的身体里,从不缺少“工匠精神”的基因。“工匠精神”不是德日的专利,我们所有的妄自菲薄,都是为粗制滥造寻找借口。今天的我们,应将这种“工匠精神”传承和延续。

“工匠精神”也不仅仅是工匠们的专利。茅盾先生在杂文《谨严第一》中倡导向鲁迅先生学习他的谨严:为了一种植物的译名,鲁迅先生肯费几天的功夫查阅资料,甚至写信请远方的朋友代查。这种“谨严”的写作和治学态度,即为一种“工匠精神”。对于写作者来说,“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一字百炼、字斟句酌,更是在内容题材、主旨立意上勤琢磨、下功夫,在生活的土壤里爬梳剔抉、剖垢磨光,在岁月的长河里磨杵为针、孕沙成珠。

在各行各业里,我们大概都看到过目光专注、一丝不苟的工作者:认真选材、切割、烹调、摆盘,不省略一道工序的大厨;精准测量、一笔一划耐心绘制的设计师;焊接、打磨、钻孔,几个小时纹丝不动的工人;课上课下不厌其烦、诲人不倦的教师……心怀虔诚地对待自己手头案边的工作,便能将平凡的行业做成一门艺术。“工匠精神”是在浮躁的生活中,沉静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沉浸之中,别有洞天。

“工匠精神”讲究用心:庖丁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只是用心观察的结果,“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万物有灵,真心对待,工作和生活也会给予劳动者以最真诚的回馈;“工匠精神”讲究专业:“百年灯泡”创始人柴莱特在日记中写下“人生就亮一盏灯,守到群火熄灭,照样耀泽天空”,专注于一个领域,对专业钻深钻透,于细小之处反映出的专业精神,却是伟大梦想的落脚点;“工匠精神”讲究坚持:在欧阳修笔下,卖油翁淡然的一句“唯手熟尔”,其实是多少年的重复和坚持,“宝剑锋从磨砺出”,所有炉火纯青的技艺,都来自于日复一日的潜心修炼。

茅盾先生写道:“治学,创作,治事,私生活——鲁迅先生给我们取法的,首先是‘谨严’二字。这是人人应当学习而且能够学习的,只要他发心去学习。革命家、战士的德性,无非是认真而又细心。艺术家的德性,也无非是认真而又细心。才能的大小,固由天赋,然而从认真与细心,也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才能。”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旧作《风月宝鉴》写成了巨著《红楼梦》。

“工匠精神”带来的,是精准耐用的手表,是成像清晰的镜头,也是不漏水的杯子,是不开线的外衣;“工匠精神”给予了一位匠人流芳百世的美名,给予了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资本,更给予了百姓实在的生活便利和深深的“获得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工匠精神”也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必备法宝和制胜关键。

“问渠那(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无论天资禀赋如何,“工匠精神”就是这活水之源。今天,我们重拾“工匠精神”,是为了更有品质的生活,更有价值的生命,是为了这汩汩甘泉流淌不息,滋养我们的孩子和民族的未来。 (摘自《人民文摘》)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