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孟津县朝阳镇的卫坡村因留存着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而受到世人关注。2011年,洛阳魏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卫坡村村委会达成协议,着手对卫坡村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并计划将这里打造为参观旅游胜地。
如今,卫坡村古建筑修复工程进展如何?未来卫坡村又将以何种面貌迎接游客?记者进行了采访。
修旧如旧,保护“固态”
昨日,记者来到卫坡村时,看到这里的古建筑群修复工程已接近尾声。在村子的一条青石板路两旁,10余个修缮一新的清代民居院落依坡就势,错落参差,让人产生浓浓的历史沧桑感。
走近了看,这些建筑的细节更引人注目。寓意美好的石雕、木雕随处可见;屋檐、墙体上的砖雕,祠堂、牌坊上的匾额,卧室内的雕花木床,仍然安存于百年来所在的位置上。
“保留原址、原状、原物,是我们在卫坡村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最注重的方面。”魏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浩然说,在工程开始之前,公司就联合专家制定了“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
如何“修旧如旧”?就是尽可能地保护古建筑的历史特色和原来的结构风貌。例如部分损毁严重的古屋全部都是在以前的地基上重新建造的。在修建之前,设计人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记录,不厌其烦地走访原屋主人,尽量保证修复古屋的用料、装饰等原汁原味。
往村西走,一所三进院临街房内的装饰别有特色,它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走进屋内,墙上写有毛主席语录,绘有毛主席画像,以及红色标语口号,这间房是当时生产队的文化室。有意思的是,施工人员并没有对这些装饰予以修整,而是保留了古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演进印记,这也是“修旧如旧”原则的体现。
当然,施工人员对这些古建筑同样采取了现代的保护手段。例如,以前的古屋基本都是土坯房,并不结实,修复时则改为砖土结构。
挖掘民风民俗,传承“活态”
“我们对卫坡村的保护,除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对其所传承下来的文化、思想道德等进行了挖掘与开发。”李浩然说。
卫坡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因卫氏家族聚居而得名。整个清代,卫氏家族出仕者近百人,最高是四品的五城兵马司,七品以上官员有26位,还出过4位诰命夫人。面对如此名门望族,对于其家风的保护、传承,也是本次开发工程关注的重点。
卫氏家族的兴盛离不开良好的教育。于是,工作人员将村里的私塾学堂重新修复,还搜集了不少卫氏家族成员潜心治学、清廉为官的传说。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卫氏家族“以农促商,以商促学,以学促仕,以仕保商,农商儒兼容”的发家之路。
游览古村落,游客最希望的当然是体验这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李浩然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在宅院里进行汉婚演绎,游客不仅能观看热闹的中国传统婚礼场景,还能亲身参与,把自己的婚礼放在这里举办。
在卫坡村古建筑群西侧,以前有一个戏台子。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重建,未来,一座戏楼将矗立在这里,游客可以在戏楼前的广场上看戏、喝茶、吃水席……
“吃喝玩住购”,发展新业态
如何利用古村落自身特色,加入现代商业元素,打造创意文化的乐园,以吸引更多的文化娱乐消费,一直是全国各地在古村落保护中所面临的挑战。
打造新型业态,让古民居、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能带来更旺的旅游人气。于是,在卫坡村开发项目中,“吃喝玩住购”成为了其新业态的布局基调。
目前,在卫坡村古建筑群东侧,工人们正在修建三十六行作坊街和河洛文化风情园。两处建筑群均为新增建筑,但整体风格与古建筑保持一致,保证了新旧建筑良好衔接。
在三十六行作坊街,游客可体验“玩”的乐趣。
作坊街将进驻酒坊、面坊、油坊、辣椒坊等,游客既能在这里观看古代各种手工作坊的生产场景,也能穿上当时的服装,体验亲自劳作的乐趣。
而河洛文化风情园则涵盖了“吃喝玩住购”等更为全面的旅游体验内容。
李浩然介绍,风情园中设有传统小吃街,除了洛阳本土美食,外地小吃也将进驻。“这里最终将设立300个小吃摊位,并且小吃品种不会重复。”他说。
另外,风情园中还将设立文创产品一条街和酒吧一条街。“这主要是借鉴了凤凰、丽江等古城的成功经验。”李浩然说,卫坡虽然历史底蕴深厚,但游客来看古宅、吃小吃的新鲜感会很快被冲淡,文创产品和酒吧等将是吸引回头客的“磁石”。 本报记者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