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冒、哮喘、痛经、前列腺炎、高血压,这些常见病折磨着很多人的身体,困扰着很多人的生活。其实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身体的毛病,都是体内的“湿”在作祟。
到底什么是湿?古人认为,湿属阴邪,性重浊而黏腻,易损伤阳气。如果湿邪入侵人体,滞留在我们的脏腑经络中,则会经络阻滞不畅,也会妨碍脾胃。
脏腑
中医对人体内部的器官的总称。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经络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还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而六淫都会造成人体阳气的损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是自然界当中正常运行的六种常气、平气。古人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这六气,正好对应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当人体遇到六气太过或者六气不及时,就会转化为六淫,也就是淫邪之气。
我们都知道,风筝只有轻盈才能飞上天,如果风筝又湿又重,那一定不可能高飞。如果说身体是个大风筝,那么毫无疑问,湿邪,就是让大风筝又湿又重的原因,有湿邪,风筝就不可能顺利地飞上天。湿邪就是影响我们健康高飞的罪魁祸首,会造成“阴盛阳衰”。
现代人为何会“阴盛阳衰”?
我说的“阴盛阳衰”,是从疾病的角度说的,我说一些症状,读者们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表现:手足不温,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面色黧黑,明显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或腰背部总有被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易出现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浮肿,或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痿、早泄,女性月经减少,不孕、不育。
这一切,都是“阴盛阳衰”的表现。过去,这些症状多出现在久病体衰的人身上,健康人是基本不会有的。但时至今日,这些症状不再是久病体衰者的“专利”,现代人笼罩在各种疾病气势汹汹的阴霾之下,阳气虚衰,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地会有上述症状中的几种。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食物养人的阴。现代人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精美,品种越来越丰富,而且大多是鸡鸭鱼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滋阴的效果那是“杠杠的”。在这种生活中,很多人都变得富态起来了,但精神头成反比,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