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部分市人大代表曾提交《关于做好“水”文章发展水上活动的建议》的议案。代表们认为,我市是水资源丰富的山水城市,是一座“北方水城”,完全具备发展水上休闲娱乐、竞技运动的自然条件,应尽早制订水面利用规划,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开展水上运动……不仅能让市民近水爱水,使水上竞技运动成为我市的城市景观和名片,还能为我市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进而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活力。
1 让环境美起来
盛夏时节,改造提升后的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洛河洛阳桥至李南桥段5.5公里、瀍河310国道至洛河入口处),风光旖旎,游人不断,大家散步聊天,活动健身……这里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地方,也成为助力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新因素。
洛阳因洛河得名,早在20世纪90年代,为让河洛大地母亲河焕发生机与活力,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洛河进行整治。随着时代发展,为提升我市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工程于2014年开工建设,主要是在原有治理基础上,按照洛河水系示范段综合整治的理念,对洛河下游5.5公里段和瀍河5.2公里段进行“生态、文化、休闲、水景、亮化”五大功能方面提升,使洛浦公园变成道路通畅、绿树成荫、芳草铺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风光带。2016年4月,该工程陆续完工,反映洛阳十三朝古都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定鼎九州”“洛神公园”“帝都广场”“瀍壑朱樱”“东汉太学”“蔡伦造纸”“建安风骨”“洛阳纸贵”等历史文化标志,一一生动地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让洛城百姓体验到“天下名园重洛阳”的盛景。
如果说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骨架,那么江河湖泊就是城市生生不息的血脉。放眼望去,洛河水面碧波荡漾,在晨曦中、在晚霞里,露出它波光粼粼的美丽面庞,宛若珍珠撒落人间一般。尤其是洛河综合整治示范段,有亭台廊道穿插其间,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在这盛夏时节,人们漫步其中,凭栏望去,绿树成荫、宛若仙境,与附近隋唐风格建筑相映成趣,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
徜徉在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隋唐古韵、洛河漕运文化扑面而来,给人穿越时光之感。示范段南岸设计洛阳渡、南市渡、乌啼伊洛、东洛艺坊景观。洛阳渡位于示范段起点处,将建设龙门码头,有鸭子船停靠,届时漕运码头通航,游客可在此登船,感受洛河悠久的漕运历史文化。南市渡是船队形式的建筑组合,远观似停靠河岸的船队,展现隋唐时期大运河码头的繁华盛景。瀍河示范段将建设运河广场等,通过景观再现等形式,展示驿、渡、桥、市、漕的运河文化。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之一,铜驼巷是无数文人墨客慕名寻访之处。新建的铜驼巷是优美的河道建筑群,给人步移景异、曲径通幽之感,其设计为“外街”“内街”和“水街”,驻足岸边,与水面近距离接触,让人流连忘返。
2 让生活乐起来
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工程让人饱览美景,放松身心。每当夜幕降临,健身广场上,总能看见忙碌了一天的居民或组成一个个方阵,跳起激情洋溢的广场舞,或是打上一套柔中有刚的太极拳,不时引起阵阵喝彩声……
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工程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则让市民享受到了文化的饕餮盛宴。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工程今年4月陆续完工,为更好地发挥工程社会、生态效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了给第34届牡丹文化节增光添彩,洛阳市水利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在整治示范段先后组织开展了10项文化惠民娱乐活动:洛浦公园、王城公园4月10日实现水线通航,“中银保险”杯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在帝都广场举行,在洛神公园倾情推出洛阳首届“古代婚礼秀”暨洛神相亲会,在同乐园、帝都广场举行楹联书画展、牡丹书画展,在瀍河商业街铜驼巷举办戏迷擂台赛,在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举办华夏文明第一河首届摄影作品展,在帝都广场至瀍壑朱樱段举行亲子寻宝记,在洛河上阳宫水域举办2016洛阳首届端午龙舟大赛等,让群众在快乐参与中丰富了精神生活,也打造了古都旅游体育文化新亮点, 丰富了洛阳旅游文化内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强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引导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精心培育体育赛事、大型节会,使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洛阳作为一座北方城市,拥有令人羡慕的河道资源,境内伊、洛、瀍、涧四河并流,中州渠、大明渠等7条渠系纵横交错,市内水系集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生态等功能于一体,其中洛河800米宽的水面为开展大型水上运动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让市民充分享受城市水系建设带来的便利,洛浦公园上阳宫月亮岛码头至王城公园涧河码头航线的开通,实现了两大公园贯通、水线畅游,让市民和游客体验乘龙舟、赏牡丹、游两河、逛公园的乐趣,为洛阳水上旅游项目增加了一个新亮点,打造了我市大型节庆活动和旅游观光产品新的品牌。
3 让“北方水城”实至名归
盘活水资源,弘扬水文化。我市水面面积共28万余亩,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和黄河五水汇流。全市前不久召开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暨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会议强调,碧水行动要以实施伊、洛、瀍、涧“四河同治”为重点,加强城乡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道畅、风道顺、林道绿”的目标。事实上,我市近年来正努力让水“活”起来,将我市“建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水城互动的美丽之城”,不断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让“北方水城”实至名归。
洛阳水投集团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实施,给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在美丽的洛河风光里,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精神境界,也打造了古都旅游体育文化新亮点, 丰富了洛阳旅游文化内涵。
赛龙舟既是传承端午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特别是其体现出的“团结拼搏、力争上游”,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团结带领全市700万人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九大发展体系为支撑,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此次龙舟大赛的成功举办,既充分发挥了我市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展现了近年来我市城市水系建设成果,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完善了我市水上体育运动品类,带动了休闲旅游消费,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传统文化、共建家乡的热情,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加深了社会各界对洛阳的了解,对提升洛阳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洛阳水利建设投资集团联合相关单位承办的2016洛阳首届端午龙舟大赛,进一步丰富了洛阳旅游新业态、促进了洛阳全域旅游新发展,活跃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游客的旅游观光体验。举办方将以此次龙舟赛为契机,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和更加饱满的热情,让群众热爱洛阳、以洛阳为傲,让更多中外游客了解洛阳、走进洛阳,展示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的“金质名片”,让“北方水城”实至名归,增强洛阳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踏浪争先、勇立潮头的龙舟精神为激励,奋发有为,创新进取,实现多方共赢!
有了成功的开端,古都文化惠民大戏拉开了帷幕…… (许镜光 李东坤 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