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启动实施一批改善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供热基础设施建设位列其中。近日下发的《中共洛阳市委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其中洛龙片区新建81座热力站。记者采访了解到,未来几年洛龙片区热网加快完善,将有更多小区加快用上暖气。
新建81座热力站,意味着能新增约40个用热小区
昨日,记者从新区热力分公司了解到,今年至2020年,洛龙片区将新建81座热力站。
什么是热力站?新区热力分公司总工程师王建国介绍,热力站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热网与用户的连接站,通俗理解就是建在小区里的热交换站。它可将从热源出来的100℃热水,通过热交换,转换成60℃的热水流向用户家中。这样,一来可提高用户用热安全性,二来可保障整体供热正常运行,防止因个别小区设施故障而影响整体供热。
“小区内热力站的数量是根据用户规模决定的,一般一个小区建有1个至2个,每个热力站的供热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平均能为约1万户居民供热。”王建国说,新建81座热力站,就意味着能新增约40个用热小区。
截至目前,洛龙片区供热面积达1040万平方米,供热小区共计164个。今冬该区域预计增加供热面积130万平方米,计划新增的供热小区有正大国际广场、建业·桂园、路劲·御城、盛唐至尊(三期)等10个。
管网敷设范围加大,关林、高铁龙门等片区加快供热
根据规划,未来5年,洛龙片区计划按照市政道路建设进程,敷设供热管网35公里。其中,今年预计新敷设供热管网近15公里,包括伊洛路、永泰街、金城寨街、滨河南路(老洛宜路)、南环路、希望路等,截至目前已完成敷设9.8公里。待道路热力管网敷设完毕后,可为这些道路沿线的开发区域供热。
王建国介绍,目前洛龙片区供热可划分多个区域,其中核心区域为龙门大道以西,西南环高速公路以东,古城路以南,关林路以北,该区域供热管网敷设已基本完善;未来5年,将逐渐建设、完善供热管网的片区包括:关林片区(龙门大道以东,古城路以南,焦柳铁路线以西、以北)、高铁龙门片区(关林路以南区域)及滨河南路以南片区、洛龙科技园区片区等。
“关林片区去年供热主管网已具备供热条件,百脑汇、开元壹号等小区已通热,将继续完善该区域庭院管网敷设;其他片区将根据规划道路建设、开发情况敷设供热管网。”王建国说。
热源更有保障,今后用热更节能环保
近年,我市在发展供热惠民生的同时,注重节能环保,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加快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和热力站节能改造。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可充分利用电厂热源,减少燃煤锅炉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热能利用率,一般燃煤锅炉的热能利用率仅有40%左右,而热电联产的热能利用率为70%至80%。”王建国说。
目前,洛龙片区热源主要有“华能热电”“阳光热电”和调峰热源厂,远期还将从伊川、宜阳等县“引热入市”。
此外,在节能改造方面,洛龙片区正在推广无人值守热力站。该热力站采用自动化控制,机组可根据天气、室外气温及用户用热情况,自行调整供热温度,以保证室内温度达标,这样可降低热损耗,充分提高热源利用率。目前,该片区已有10多个小区热力站实行无人值守,今后新接入的直管用热小区,均要按照此节能模式建设。
本报记者 赵佳 通讯员 张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