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东慧 李迎博)洛阳成为我国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首个获批地铁的城市,承载洛阳市民多年的地铁梦,正在向我们驶来。
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在不久的将来,洛阳市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市民可乘坐地铁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共设站34座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地铁1号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41.3公里,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10.88亿元。
● 1号线为东西走向:
自谷水西至文化街,线路长约23公里,设站19座。从西向东分别为:谷水西—秦岭路—景华路—长安路—青岛路—牡丹广场—七里河—王城大道—解放路—东周王城广场—定鼎路—金业路—青年宫广场—爽明街—启明南路—塔西村—史家湾村—康乐街—文化街。
1号线是我市洛北城区东西方向的客流大通道,途经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和瀍河回族区,将主要解决洛河以北城区东西向客流运输的问题。
● 2号线(一期)为南北走向:
2号线(一期)工程自经三路至龙门大道,线路长约18.3公里,设站15座。从北向南分别为:经三路—王城大道—机场路—洛阳火车站—健康中路—解放路—九都西路—博物馆—隋唐城—体育中心—开元大道—牡丹大道—关林大道—洛阳龙门站—龙门大道。
按照规划,2号线主要作用是促进洛北片区和洛南片区之间的连通,同时还将缩短洛阳火车站和龙门高铁站两大交通枢纽的连接。
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为实现洛阳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引导人口及产业向洛南新区转移,构建以公交为主导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我市将统筹城市开发、项目建设条件和财力、技术保障等要素,稳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在加快地铁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将统筹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等主要站场的规划衔接,合理布局地铁与洛阳火车站、龙门高铁站的换乘方案。今后,地铁将把高铁、城铁、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和交通枢纽站串联起来,形成更为便利的公共交通网络。
洛阳发展迎来新一轮重大机遇
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的获批,对洛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地铁获批东风,洛阳城市发展迎来新一轮重大机遇。
根据《规划》,地铁1号线、2号线将组成十字形骨架,未来四个方向到市中心的时间都将缩短到20分钟,从涧西到瀍河、从邙山到高铁站的时间将大幅缩短。同时,按照我市轨道交通总体发展规划,未来“六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连通也将通过轨道交通实现快捷化、便利化。
未来几年,洛阳将进入“地铁时代”。
“到那个时候,地铁改变大家的不仅是出行方式,更是生活方式。畅想一下以后处处有地铁的生活,大家出门可以更加有计划性,几点去这里,几点到那里,再也不用担心路上堵车。”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地铁1号线为例,该线路建设完成后,从谷水西到瀍河的时间将压缩到半小时。
地铁所承载的意义和情感远不止交通本身。城市框架将被拉开,洛阳将成为真正的国际化文化旅游都市;交通出行选择更多,市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绿色、便捷、舒适……
洛阳是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作为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地铁的城市,建设地铁还将对提升洛阳城市品位,建设居者心怡、来者心悦之城,加快新型城镇化、吸引更多人才来洛起到重要带动和引领作用。
随着地铁的建设,在地铁沿线将创造出一个个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集商业、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各项配套设施于一体的地铁生活圈。
建设地铁,对拉动合理有效投资,稳增长、保态势也会发挥重要作用。洛阳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10.88亿元,根据测算,可以拉动相关产业近千亿元的投资,将各种经济元素汇聚起来形成合力,成为洛阳城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随着“地铁时代”的来临,洛阳发展的脚步将迈得更快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