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皋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最是伊川风景好,不辞常作故乡人。”这是伊川人对故乡秀美山川的描绘。近年,伊川县在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中,不断优化资源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建设,通过对西山植物园、荆山公园、龙凤山生态园等的改造升级,特别是对伊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的精心打造,让伊川这个山水园林县城魅力初现,为群众打开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沿着伊河大堤一路向北,一个个冲击视觉的美丽画面纷至沓来。站在伊河大桥眺望,西望县城高楼林立、绿色环绕,东望万安静卧、圣贤昭昭,北望伊阙秀色、伊水渺渺,南望翠屏云衔、鹤鸣九皋。近处白鹭星星点点,点缀在美丽水面,时而展翅飞翔,悠扬起舞;还有不知名的水鸟徜徉在水面杂草和绿洲之间;岸边,垂钓者的身影也把如此美景渲染得更加富有诗意。
伊河湿地一幅画
伊河湿地公园北起草店大桥,南至酒后镇梁圪垯村,东西两侧以伊河河堤为界。规划区内湿地面积1319.22公顷,湿地率达95.29%,主要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水产养殖场等湿地类型。湿地公园规划区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2015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批准伊川伊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工作。伊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期限5年,即2016年至2020年。
伊河湿地属典型的河流湿地,物种丰富,鸟类繁多,是我国重要的水禽栖息地和候鸟迁徙停歇地。经过初步建设,湿地公园的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等功能明显,沿岸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得到进一步保障。
伊河湿地保持了自然质朴、原始风貌的景观。区内的水面、滩涂、沙洲、沟汊、池塘、乔木林、灌丛、草丛、农田为鸟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吸引大量珍禽异鸟在此停歇、越冬、繁衍。这里水鸟翩翩,鱼虾游弋,一派和谐景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些诗意的风景,在伊河湿地都能充分展现。这不是散文里的景观,也不是文人的臆想,这些是伊川人切身的感受和正在共享的生态福利。
人与自然和谐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伊川山美水美人更美,勤劳善良的伊川人在母亲河的哺育下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仅伊河国家湿地公园,就涉及伊河沿岸的酒后、城关、鸣皋等8个乡镇62个行政村;两岸毗邻公园之处,皆是肥沃良田,玉米、小麦、水稻、蔬菜等一年四季可旱涝保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里,在伊河平等段鸭子湖畔,连片的荷塘一望无际,甚是养眼。漫步荷塘的田垄上,娇荷玉立,风姿绰约,细细赏处,清香扑鼻,心旷神怡。
这片荷塘是无公害莲藕种植基地,负责人郝平均介绍说,这一百多亩荷塘是他和村里人一起经营的项目,荷塘里一边养藕,一边养鱼。每年来这里赏荷花、拍照、写生的人很多,今年的莲叶又大又绿,荷花看上去也洁白透亮,只要游人们爱护荷花,不随手采摘,都可以过来欣赏。
从这一带沿伊河再往北走,在鸭子湖伊河滩头,成千上万的养殖鸭、鹅引颈高歌,似乎在向来此的人们赞美着主人的致富经。
“这里空气好,我们每天都从伊滨公园沿着河堤跑步,既锻炼了身体还欣赏了一路风光!”伊川县跑步协会的会员刘女士高兴地说。
规划建设正当时
为做好“立水、安水、亲水”大文章,伊川县相关领导多次冒着酷暑调研伊河水系治理现场,对伊河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要求。目前,湿地公园内自然风景优美,重要的景点伊滨公园系伊川八大景之一;两侧绵延数公里风景秀丽的伊河休闲长廊,形成了完整的伊河城区景观带,与荆山省级森林公园东西对峙,遥相呼应,形成了“东有伊河,西有荆山”的游乐格局。
伊河全长268公里,在伊川县境内全长39.7公里。伊川县实施推进的伊河水系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40余亿元,分三期实施。截至目前,一期工程的伊龙路桥、志远路桥、高新四路桥等3座跨伊河景观大桥建成通车,橡胶坝工程已建成投用,4.9公里的堤防加固及绿化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的堤防建设接近尾声,其他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正在与社会投资方洽谈。
该项目全部建成后,能有效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加快伊河两岸融合发展,改善生态宜居环境,显著提升城市品位,为伊川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 (李德伟 张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