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对涧西区提出了“突出理念引领,强化体系支撑,努力打造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激情的首创之区”的明确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涧西区积极落实全市“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各项工作部署。近日,涧西区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构建“九大体系”指标进行责任分解,确保加快构建“九大体系”的部署要求在涧西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涧西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研论证、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构建“九大体系”工作布局中明确了300项近期工作任务,并通过成立贯彻落实“9+2”工作布局领导小组,出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九大体系”的工作部署和实施意见,逐项明确牵头领导、责任人、责任单位、完成时间等,将工作任务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提升落实构建“九大体系”部署要求的可操作性,真正使全区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构建“九大体系”具体工作中来,切实把涧西区打造成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激情的“首创之区”,真正在全市推进“9+2”工作布局和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中有所担当和作为。
该区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构建“九大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把构建“九大体系”融入实际工作中,使之成为推进涧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一是坚持三个带动,统筹推进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构建双创支撑平台,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着力加快推进涧西科技园区建设,推动“一区四园”一体发展、融合发展,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区—加速器—专业产业园区”孵化链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孵化产业集群;加快科研院所建设,重点推进深圳光启洛阳尖端研究院、科大讯飞公司洛阳语音云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4个项目,推进中国一拖、中信、洛耐院、凯迈机电、中冶重工等5家企业申报河南省创新型龙头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成专利申报量2450件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力争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打造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家,新认定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家至2家,新认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家,力争建成研发平台数量达到110家;构建双创支撑平台,利用3年至5年的时间,力争建成国家级创客空间2家、省级创客空间3家;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借助“千万计划”“河洛英才计划”等政策,力争到2020年新培养院士、中原学者1人,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坚持产业带动,围绕全市“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构建涧西区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撑,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两个新兴产业为引领,文化、科技服务两大特色产业为亮点”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百企强区”工程,着力培育100家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辖区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坚持投资拉动,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建好产业集聚区、自贸区两大载体,狠抓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和对外合作,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是抓好三个重点,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着力推动以17项市政道路、2项城区公路、4项公共服务、34项城区绿化、7项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构建符合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城镇体系。抓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大园区“腾笼换鸟”工作力度,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布局的好企业、好项目。抓好环保督查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环保责任目标,实施好蓝天行动、碧水行动、乡村清洁行动,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生态宜居城区。
三是优化三个软环境,积极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市场环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完善要素市场、改造提升商品市场、培育壮大新兴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政府监管到位、企业公平竞争、中介服务规范的市场运行新格局。优化服务环境,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资源配置均衡、供给保障有效、体制机制完善、服务品质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优化文化环境,积极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通过保护展示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引进培育文化创意人才、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升涧西文化品位。
(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