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峰)《洛阳市健康养老产业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日前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根据《方案》,我市将启动实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20”计划。
为完成这一计划,《方案》明确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智慧养老服务等7项重点任务。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方案》,我市将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托底作用,实施政府为困难老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购买住养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将积极培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将引导带动社会力量建设护理型、公寓型、度假型等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将逐步建成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具备为农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能力。
■促进医养融合发展
我市将以开展国家医养结合试点为契机,积极谋划一批以高端医疗、专业检测、宜居医养等为特色的健康养老综合体项目。根据工作部署,全市所有医疗机构都将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导诊、就医等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全市护理型床位要达到1.5万张,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5%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在70%以上。
■发展智慧养老服务
我市将依托人口健康云平台和“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实体有效连接,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缴费等服务项目,全力打造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洛阳智慧养老模式,促进养老服务全产业链发展。
■养老产业基地建设
到2020年,我市将在城市区、县域、风景名胜区等地方分层次、有特色地建成10个以上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重点围绕城市区建设瀍河大同山庄、瀍河逸乐苑、龙门疗养院,围绕县域建设伊川凤山、偃师中原健康城,依托风景名胜区建设宜阳汉山、汝阳西泰山、嵩县后湖、陆浑湖度假健康产业园等一批养老综合体项目。
■开发健康养老产品
我市将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以生态养老、体育健身、文化教育、金融保险、职业培训等为主的健康养老配套服务业,开发康复护理、食品药品、养生保健、生活辅具、文体娱乐等健康养老服务产品,打造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格局。
■创新养老金融服务
根据《方案》,我市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代际养老、预防式养老、第三方付费养老等养老模式和产品,增强居民健康养老财富储备和健康养老服务支付能力。
■实施养老人才计划
《方案》明确,我市将研究出台健康养老服务人员补贴政策,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事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逐步优化养老护理员年龄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到2020年,在我市设立不少于5处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不少于5000名工作者。
我市健康养老产业“2020”计划
到2020年
●全市将新建健康养老服务项目2000个
●投资达200亿元
●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50个
●农村老年幸福院1600个
●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10个以上
●总床位数超过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至4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