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贫困村脱贫步伐,去年10月,偃师市选派20名“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一年来,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也经历着人生中的一次蜕变。
去年11月,参加完“第一书记”培训班,偃师市缑氏镇崔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晶晶豪情满怀,立志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但是没想到,驻村后的第一次入户走访,她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这位来自偃师市陆灌局的科员,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在城里长大,对农村现状知之甚少。杨晶晶走访发现,村里连个集体卫生室都没有,村民看病得去村医的家里;村民吃的还是山上的泉水,雨季有水吃,旱季没水吃;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出村路,遇上恶劣天气,十天半月出不去村……然而,既然来了,就没有退路。
农村的贫困,深深地触动着每个“第一书记”的心。洛阳市卫计委驻偃师市府店镇来定村“第一书记”王站立说:“组织上派我们到贫困村去,并不是让我们去向村民‘施恩’,也不是去当什么‘救星’,而是去给村民当帮手,实实在在地帮着他们脱贫致富。”
“第一书记”该怎么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驻村一年来,杨晶晶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去年11月,在走访贫困户时,杨晶晶发现一位独居老人在大雪天衣衫单薄,在肮脏不堪的床上身子蜷缩成一团。她当即到镇上花400多元买了棉衣、棉裤、棉靴和新被褥,给老人换上。贫困户崔耀刚身患褥疮多年没钱医治,她主动帮他联系医生,还留下了1000元。她积极协调相关帮扶单位,多方筹资35万元在村里建起15个葡萄大棚、3个蔬菜大棚,由村委会集中管理,安排贫困户参与种植和利益分成,目前已见到收益。
偃师市农商银行驻邙岭镇刘坡村“第一书记”高东旭,协调农商银行在村里设置便民服务点,协调帮扶单位出资3万元改造了村里的党员活动室,筹资修建出村通户道路3.4公里……
来定村贫困户李建飞说起村里的变化滔滔不绝,“第一书记”帮村里修建出行路3公里、小型拦水坝一座、自来水管网改造,建起了崭新的综合楼,里面集体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啥都有。
据了解,为切实促进“第一书记”出实绩见成效,偃师市在这项工作开始,即出台了《偃师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要求》《关于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严肃第一书记工作纪律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该市还成立联合督查组,先后4次督促检查驻村“第一书记”在岗履职情况。
活动开展以来,“第一书记”共帮助贫困村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037户、10038人,征求群众意见建议707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98件,落实扶贫项目29个,新发展项目25个,引进各类资金115万元,新修乡村道路12.5公里。
今年8月底,偃师市委组织部对20名“第一书记”上半年的工作进行群众评议,参与评议的群众大都投出了“非常满意”的票。“看起来是我们帮扶贫困村,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我们自己。我在村里一年经受的锻炼,比在机关三年的还要多、还要强。”杨晶晶高兴地说。
(牛朝霞 靳琼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