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观赏牡丹带来的繁盛始于唐代长安。对于大唐长安牡丹的繁盛人们有着共同的认知,但唐代于何时又怎样开始了牡丹的繁盛,人们看法不尽相同。
晚唐著名小说家段成式在他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说:“牡丹,前史中无说处,唯《谢康乐集》中言水际竹间多牡丹。成式捡隋朝《种植法》七十卷中,初不记说牡丹,则知隋朝花药中所无也。开元末,裴士淹为郎官,奉使幽冀,回至汾州众香寺,得白牡丹一窠,植于长安私邸。天宝中,为都下奇赏。当时名士裴给事看牡丹诗,时寻访未获。”
段成式的“牡丹,前史中无说处”“隋朝花药中所无也”,是说隋朝以前无牡丹;“开元末,裴士淹……至汾州众香寺,得白牡丹一窠……天宝中,为都下奇赏”则是说,唐代牡丹的繁盛起于裴士淹得白牡丹植于长安私邸,也就是说唐代牡丹繁盛始于开元末的盛唐。这些都与史实相左。
隋代以前我国已有牡丹观赏性栽培。《酉阳杂俎》也说东晋“水际竹间多牡丹”。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圹墓汉医简也有牡丹入药的记载。唐代开元之前,长安的大明宫、慈恩寺等处就栽植了大量牡丹,“唐高宗宴群臣赏双头牡丹”已传为佳话。
段成式“时寻访未获”的“当时名士裴给事看牡丹诗”,即为故兵部侍郎裴潾所作。《南部新书》记载了此事:“长安三月五日看牡丹,奔走车马,慈恩寺元果院,牡丹半月开。裴潾(一作卢纶)题诗于佛殿东头虚壁之上云云。大和中文宗自夹城出芙蓉园,幸此寺见所题诗,吟玩久之,因令宫嫔讽念,及暮,此诗满六宫矣。”《全唐诗》将此诗作者写成裴士淹,有误。诗中词句也稍有差别,应为“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裴士淹从众香寺带回白牡丹植于长安私邸,对于牡丹的传播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唐代的另一位文学家舒元舆认为,唐代牡丹的兴盛始于初唐。他在《牡丹赋》中云:“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乎深山,自幽而芳,不为贵者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
舒元舆,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登进士第,官至宰相。《牡丹赋》这段话是说,古人说花时,很少说到牡丹,那时牡丹长在深山,幽芳自赏,不为贵人知晓,会有什么际遇呢?高宗皇后武则天的家乡西河,有一座众香精舍,舍下有非常美丽奇异的牡丹。武则天感叹这里的牡丹许多是上苑中所没有的,因此命人移植。舒元舆认为,唐代牡丹的繁盛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