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县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7月17日 星期

汝阳:以“两个全覆盖”助推脱贫攻坚


核心提示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紧要关头,汝阳县以“绣花”功夫努力补短板,合理调配帮扶力量,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突出精准帮扶全覆盖和产业项目全覆盖,着力构建“一乡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的产业扶贫格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

1 突出干部服务 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

加强帮扶工作力量,调整充实帮扶工作队。汝阳县目前参与帮扶的县直单位有192个,在原有71个驻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对重点非贫困村新增派驻村第一书记63名。对于基础条件差、班子建设弱、贫困人口在31户以上的非贫困村,全部安排定点帮扶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并派驻3人至5人的帮扶工作队;对于基础条件差、贫困人口在11户至30户的非贫困村,安排定点帮扶单位和乡镇专职扶贫包村干部;对于贫困人口在10户以下的非贫困村,安排乡镇专职扶贫包村干部,实现贫困户精准帮扶全覆盖。

另外,在全县137个非贫困村成立村级脱贫责任组。责任组原则上由5名干部组成,责任组组长由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或驻村干部担任,成员从县直有关部门、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帮扶责任人中产生,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担任脱贫责任组成员。责任组组长对所在村脱贫攻坚负总责,责任组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所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帮扶措施落实、贫困档案建立等工作。

汝阳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生力军、主心骨作用,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级党员干部职责任务,用心、用情、用力开展结对帮扶,在全县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员干部帮扶网络。健全扶贫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建立了“县领导联系乡镇分片包村、乡镇领导包村、县直单位定点扶持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帮扶机制,全县落实了192个单位3403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了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双向全覆盖”。

2 发挥脱贫效益 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精准实施到户扶贫产业项目全覆盖,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汝阳县坚持在政策上倾斜、工作上支持、财力上投入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主导产业,引导各类资源流向贫困村、贫困户,构建高效、长效、全覆盖的产业扶贫体系。在县级层面谋划佳嘉乐食用菌、正邦养殖、光伏扶贫、旅游带贫等主导产业带贫。同时,各乡镇围绕“一乡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产业发展目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100个分布式种植食用菌基地建设及食用菌散户种植。汝阳县食用菌分布式种植扶贫基地项目,71个基地已完成规划及土地流转工作。刘店镇红里村5个大棚已投产(一个基地有10个大棚组成)。同时,该县利用南部山区群众种植食用菌的经验,引导群众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种植专业村30个,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种植食用菌2600万袋,可年产香菇、蘑菇等食用菌2860万公斤。

大力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总规模为41MW,计划总投资4.9亿元,带动9043户贫困户脱贫。目前,已建成分布式电站20个,总规模为5.9MW,在建电站9个,总规模为2.4MW,可带动1200户贫困户脱贫。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该县立足洛阳南部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着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产业,打造五大旅游产业板块,为群众脱贫提供产业支撑。2016年,旅游扶贫带动12个贫困村130户,户均增收9393元。66家星级农家宾馆可直接或间接带动200多人增收。

该县利用易地搬迁相关政策,将贫困户集中搬迁建设家庭宾馆,由人社部门开展服务培训,让群众通过创业脱贫。付店镇西坪村依托龙隐景区,投资约8000万元,占地120亩,建设农家宾馆,将7个村民小组198户进行搬迁安置,其中23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五一假期,每个家庭宾馆日平均接待游客100多人,每年可经营8个月,预计年收入10万元至16万元。

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协调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景区及周边家庭宾馆务工实现脱贫。付店镇牌路村依托西泰山景区,可帮助150多名周边贫困人口到景区和家庭宾馆务工,分为月工和零工,月工一年干足12个月,零工每年可干10个月,主要从事售票、售货、保安、保洁等工作,月工资收入在每月2000元以内,零工收入在2500元以下,年人均收入25000元。

着力实施“一村一特色”产业发展战略。该县初步形成南部山区以食用菌、中药材、生态旅游、林下种植养殖为主导,中部地区以高效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为主导,北部地区以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服装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布局。该县利用贫困山区农村养殖业的基础条件,加大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大力发展黑猪、杜仲羊、肉牛、波尔山羊、三黄鸡和芦花鸡等特色家禽养殖,积极引导群众进行规模化养殖,抵御市场风险。

大力发展红薯、花生、杂粮、烟叶、中药材及林果业等特色种植扶贫产业。目前,该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市级22家),家庭农场达到13家(其中市级5家);形成红薯产业专业村17个,烟叶专业村15个,花生生产及加工专业村10个,食用菌生产及加工专业村30个。目前,该县成立中农富源、杜氏葡萄、紫罗湾草莓、小店无花果等水果专业合作社(企业)59家,已在大虎岭农业公园、小店镇、上店镇、付店镇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吸引了广大游客休闲观光。

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2017年第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共实施到户增收项目33个,每户财政补贴5000元至7000元,将带动2400户贫困户约10834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实施科技扶贫项目4个,将带动1072户贫困户约4188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目前,33个到户增收项目和4个科技扶贫项目已全部完成。

(吴会菊 王景景)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