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与一些科研人员交流,发现很多人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跑项目、争经费、忙评审上,似乎成天有“填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会议、迎接不完的检查”。杂七杂八的琐事俗务,干扰了“坐冷板凳”的定力,束缚了科研攻关的活力,让他们不胜其烦,很难有足够的心思和精力投入科研。
不管是科研创新,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保持一颗“匠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唯有心无旁骛、专心专注,方能精益求精、有所突破。近段时间媒体连续报道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的感人事迹,让人们感受到一位知识分子一心一意搞业务的学术品格。那些优秀的人才,如果整天不得不为立项、经费而奔波,为评奖、职称而分神,陷身于行政性事务,也就很难沉下心来创造出优秀科研成果。
让科研人才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以专心专注实现人尽其才,除了人才本身涵养定力、克服浮躁,远离急功近利和追名逐利,还需要全社会营造宽松、积极的科研氛围。《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从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这就需要推进科技领域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当好“勤务员”,帮科研人员打理好杂事琐事、给科研活动松绑;要少些不该有的“打扰”,少些不必要的“指导”,让广大科研人员聚精会神做研究、一门心思搞课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事业兴。当前,许多城市为抢人才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等引才举措,洛阳则通过“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的实施,初步形成了高端人才引领和高技能人才支撑的新格局,接下来要进一步创造让人才专心专注于科研技术主业的好环境。 (作者单位:中信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