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汝阳县在党建引领下,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该县“四措并举”,夯实基层基础,让各级党组织“动”起来、让党员干部“强”起来、让党建工作“活”起来,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在日前河南省组织的脱贫攻坚问题整改、重点核查和第三方评估验收中,汝阳县在全省综合排名中位列第四。
1 抓好“书记工程”,示范带动促脱贫
“书记抓、抓书记”,既是制度,又是责任。汝阳县委书记潘峰走访了71个贫困村中的贫困户,牵挂的是三屯镇红军村暴伟家孩子上学的教育补贴落实到位没,十八盘乡木庄村牛建霞家的猪圈建起来没、刘白家牛的保险落实没,靳村乡七里村吃水工程的建设进度等实际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汝阳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党建促脱贫联系点制度,实现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分包联系乡(镇)的71个贫困村195户贫困户,县、乡、村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运作体系,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9月4日,王坪乡桃花岛漂流开漂,该项目以“党建+扶贫+旅游”的书记示范工程为模式,将帮助该乡1049户贫困户实现致富梦。
河南科技大学驻该县刘店镇红里村第一书记王智,以村为家,强组织、修道路、办实事,发展扶贫产业,占地303亩的佳嘉乐食用菌分布式基地,共建设15个基地单元150个大棚,每个基地单元带动25个贫困劳动力增收。
2 强化支部建设,旗帜引领促脱贫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汝阳县坚持以“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不丢下一个党支部”为目标,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党建带头人。今年,该县先后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5人、村“两委”干部38人,储备80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确保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干;强化村室阵地建设,统筹安排2400多万元专项资金,统一标志、统一外观、统一配置、统一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32个贫困村、18个非贫困村的农村党建示范点,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强化制度管理,坚持“3+X”模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及党务村务公开等党建制度。
三屯镇东堡村党支部书记丁建胜,带领广大群众争取资金201.6万元,流转土地20余亩,与河南领头羊公司合作建立东堡村养殖场,发展牛羊养殖和屠宰加工业,带动8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上店镇宇帆蔬菜合作社韩小龙致富不忘乡邻,在上店及周边乡镇流转土地1200余亩,建成占地400余亩的拱棚254个,占地300余亩的日光温室168个,带动10名大学生返乡共同创业,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其中贫困户累计务工近百人次,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3 创新“党建+”模式,丰富载体促脱贫
汝阳县创新“党建+”模式,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该县认真做好“主题党日+”这篇文章,采取“3+X”模式,把走访一次贫困户、开展一次党建促脱贫知识培训、为贫困户办一件实事作为每月10日“主题党日”的规定动作。组织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组织全县无职党员开展“一编三定”活动,设岗定责,共设置“党员脱贫攻坚先锋岗”1327个。强力推进“12个一”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省级试点8个、市级试点5个、县级试点34个,累计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发展项目47个。
汝阳县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创新“2115”工作法,全县先后建立“十分钟党建活动圈”19个,覆盖非公企业94家、党员326名,选树五类“先锋星”54个。
抓党建促脱贫,催生了一大批农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靳村乡七里村党支部书记牛宽娃自掏腰包为每户拿出7万多元,共计60余万元,解决特困户建房问题。目前,该村已完成三期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搬迁131户649人。七里村党支部扶持搬迁贫困户46户,种植香菇30万袋,实现年纯收入90多万元。
4 优化扶贫队伍,夯实基础促脱贫
脱贫攻坚任务在基层、难点在基层、突破点也在基层。汝阳县委调整充实扶贫干部队伍,成立7个专职督察巡察组、208个脱贫攻坚责任组、169个驻村工作队、588名工作队队员,派驻143名驻村第一书记,选调12名优秀副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工作第一线,着力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围绕“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精心打造汝阳扶贫“精准”模式,先后提拔选用扶贫领域干部14名,树立起凭实绩用干部的正确导向。加大财政投入, 2017年为第一书记专项列支121万元驻村经费进行健康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解除扶贫干部后顾之忧。2017年,全县驻村干部共完成项目申报65个、申报资金856万元,完成投资837万元,修复提灌站17座,水渠2.3万米,硬化道路255公里,化解矛盾62起,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吴会菊 师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