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河洛地区住窑洞的人家非常多,“郑窑”“牛窑”“杨窑”“关窑”“蔺窑”……以“窑”字作村名的数不胜数,况且村名不带“窑”字但也住窑洞的比比皆是。
挖窑洞俗称“打窑”,是以掘土为主要工作的“土工活儿”,一般会有两三个人合伙儿作业,有人掘土,有人往外边运土。
打窑所用的工具通常是头(独齿、二门)、三齿耙子、铁钎子等。铲土装车常用铁锨,运土常用箩头、荆筐、独轮小车等。
为什么过去“流行”住窑洞?虽然窑洞有其短板:潮湿、采光不好,没有土崖的平原地带无条件挖窑洞。但是,它的优点更突出:一方面窑洞内冬暖夏凉,适宜人们居住;另一方面,与修建房屋相比,挖窑洞更省钱、省工、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