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增添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让农民群众在丰收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百字工程”丰收景 改革发展做实功


2017年的秋天注定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季节。丰收的锣鼓更加响亮,从金灿灿的田野传遍城乡;欣喜的欢呼更加热烈,从遥远的北京传遍祖国大地。

捷报频传,喜讯不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战略,吹响了农业农村大发展的新号角。农民承包地再延长30年不变,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发展渠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亿万农民信心更强了、干劲更足了。

在河洛大地,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保持高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绿色农业发展动能蓄积转强,由农民群众自发组织举办的河洛丰收节,则让洛阳人民共享了丰收的喜悦。

1 “农民的乐,就是我们心里的那份甜”

春华秋实又一年,硕果飘香庆丰收。

首届河洛丰收节将要落幕,秋意渐远,冬闲已近。但在偃师、在孟津、在汝阳、在栾川……在一处处阳光和煦的田野里,在一个个金灿灿的果园里,在一座座绿油油的温室里,热闹的丰收景象仍在继续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游人们留连忘返,驻足观赏。

在洛宁,上戈苹果采摘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游人前来品尝、游览。采摘节期间,上戈镇的白河、下寺、庙洼、海升等30多个苹果园敞开大门迎宾客,并且依托资源优势和节庆平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特色体验主题活动,拉长农民增收产业链。

在汝阳,红薯擂台大赛的展场吸引着撩拨着乡亲们的魂魄,上千名群众驻足围观,一等奖重达37.1斤的单株红薯的奇特品相让围观群众大开眼界。近年,汝阳红薯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鲜薯总产量1.44亿公斤,产值在1.4亿元以上。今年,汝阳红薯喜添“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荣誉。围绕红薯,汝阳已经形成一条集红薯育苗、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孟津,会盟新米节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既能参与“水稻收割体验”和“自助碾新米体验”等活动,又能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及愉悦,识别“糯米稻谷和粳米稻谷”的区别,体验“原生态、无污染”的稻谷变成大米的过程,让众多游客津津乐道。

“农民的乐,就是我们心里的那份甜。”洛阳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说,近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满,农民的收入渠道越来越多元,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差距,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2017年以来,市农业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尤其是通过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克服了秋季以来严重干旱的影响,坚定不移巩固口粮安全。今年,全市粮食预计产量22.38亿公斤,分别超过省、市目标任务(19.5亿公斤、20亿公斤)14.8%、11.9%。其中,夏粮总产量12亿公斤,是洛阳历史上第二个夏粮高产年,秋粮总产量10.38亿公斤,完成了省、市既定目标任务,为推动“9+2”工作布局和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 “百字工程”,带动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丰收好景致,农民笑声甜”。

农业领域的大丰收,得益于坚定推进市农业局谋划制定的,以12个农业“百字工程”为总抓手的工作布局。去年以来,市农业局以“百字工程”为总抓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培育新主体、打造新业态、增添新动能、拓宽新渠道。今年以来,在推进特色农业迈向现代化发展阶段方面,我市农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建设投资力度显著加大。全市共谋划了沟域经济发展(2016—2020年)重大专项建设项目89个,总投资189.3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80个,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沟域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部分沟域经济发展已初显红火景象。

绿色农业发展成绩显著。洛阳拥有众多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这“三品一标”农产品,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超过100万亩,有19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位居全省第一。在今年第18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洛宁众森苹果、宜阳悦丰葡萄、栾川战科蛹虫草3个农产品斩获金奖。截至目前,洛阳共有绿色食品生产单位33家,产品总数50个,生产基地100万亩。同时,还成立了洛阳市品牌农产品汇展中心,洛阳绿色农业企业诚信促进会首家“绿色百品”商城开业运营。

“百字工程”成农业发展新引擎。以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作为主线,市农业局谋划了12项“百字工程”。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为抓手,立足调结构,着力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种养业。以“特色农业百乡百村示范创建工程”为抓手,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的高效特色种养业;以“十群百龙扶优育强工程”为抓手,结合“百强农企品牌创建宣传工程”,制定实施组合政策,千方百计扶大扶优扶强10个左右的农业产业化集群,100个左右链条完整的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

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以“休闲生态农业百色农庄和百村休闲”为抓手,全市打造120个功能健全的特色农业庄园和100个美丽休闲乡村,着力拓展创新农业的新功能新业态;以“培育百社百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示范主体”为抓手,引导建立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率动性的200个左右的农民合作社和100个左右的家庭农场。洛阳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了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展示活动,大力推动了洛阳休闲农业的发展,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正是顺应了市场对优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探索了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少农民实现增产又增收,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了身份,有了更多的增收条件和机会,充实了满足感,增添了幸福感。

3 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开创洛阳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呼应了时代新发展,顺应了农民新期待。

“通过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结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对农业工作提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市农业局将继续以改革担当提升农业发展动力。”归宝辰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将在改革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洛阳绿色、高效、特色的现代农业,从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实现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不断完成党的十九大报告赋予农业战线的任务使命。”

目前,市农业局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对明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将重点在六个方面下功夫,推动乡村振兴,开创洛阳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抓好粮食生产。落实“粮食生产市长责任制”,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新建一批高标准粮田。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效农业技术,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超过40亿斤。

抓好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打好结构优化升级这张牌,以“四优四化”作为发展方向,把优质小麦、优质果蔬、优质花生、优质杂粮等列为特色农业的重要范畴,调优种养产业结构,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适度规模的高效特色种养业。

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在2017年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推广新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再建一批重点沟域经济示范区。

抓好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着力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加大农业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助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引领精准脱贫。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为切入点,建设“控肥控药”“绿色技术”“生态循环”“三级三层检测”的“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产品生产核心示范区。

“农村稳定符合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乡村振兴战略则让我们信心倍增。”归宝辰说,“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洛阳‘三农’工作新篇章!” (万晓阳 马胜亮)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